第十一章(6 / 6)
大狱喝开水。反正前任皇上精心安排的相互制约的局面很难形成,集体保驾的设计总要落空,为什么呢?
因为所谓托孤大臣,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这个权力没法制约的,一制约就有矛盾,一有矛盾就会想到把丫的**消灭来个彻底解决,有权压倒一切。
历史上最成功的托孤就是刘备在白帝城演的那一出苦情戏,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所谓“心神无贰”就是没有任何保留,也没有任何犯忌。也就是说君臣关系在这里达到了最大公无私,这样的一个境界,是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最高典范。
问题恐怕就在“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八个字上。
那么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人的理解,是说如果我这个儿子不中用,请先生取而代之,自己做蜀汉的皇帝好了。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但是难能可贵,简直就是伟大。
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知道华夏的传统政治制度是君主世袭制,这个世袭制至少从夏商周就开始了,秦以后是君主世袭官僚不世袭,秦以前是君主和官僚都世袭。在这样的漫长的世袭制的传统中,居然有一个人来打破这样一个传统,让贤于能够安邦定国的人,那当然是大公无私啊。因为这意味着,他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至高地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皇族这个家族的利益,放弃按照传统观念是上天赋予他的天赋的神权。因为人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君权天授、君权神授,上天和神授给我的我都不要了,我让给贤能的人,这是何等的伟大!
问题是,这可能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呢?
首先,华夏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是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传给自己子孙的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的,没有过。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这个家族的统治千秋万代,哪怕他的儿子是个蠢货,是个弱智,是个残疾,他都不会让出去的,怎么会出来一个例外?
其次,就算刘备是个例外,也不知道他这种思想从何而来。因为中国古代从来只有改朝换代,没有轮番为治的民主思想,如果刘备有此思想,岂不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华盛顿了?
最后就算刘备愿意当华盛顿,诸葛亮也不敢当亚当斯。你想想看,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曹操只不过是架空了皇帝就被骂作汉贼,诸葛亮如果真的取代了刘阿斗,该骂成什么?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很早历史上就有人对这段托孤表示质疑。杜睿就觉得刘备的托孤的这个说法是“诡伪之词”。“诡”就是诡诈,“伪”就是虚伪,是诡诈虚伪的话,非托孤之谓也,这不是托孤该说的话。
托孤时该说什么话呢?
应该坦诚,托孤的关键在于选准了人,托付一个人,这个人选对了就行了,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东西。
所以说实际上刘备对诸葛亮怀有很大的疑虑,正因为刘备猜忌诸葛亮,又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才说出这样的话来把诸葛亮逼到了没有回旋的余地,逼到墙角上,不得不跪下来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叫做阴怀诡诈,根本不是什么心神无二。
杜睿不希望李承乾说那些“诡伪之词”,李承乾也确实很坦诚,他甚至都没有安排一个宗室之人与杜睿相互制衡,或许他有过这样的心思,但是他又能托付给谁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