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暗起风波(2 / 3)
下出门,只怕会迎面撞上,你二人快些在房中躲起来。”清秋娘娘跑去关上了门,将他二人推到了屏风后。
皇上和皇后前来,宫女们手提灯笼,纷纷站到了两边并排,整个昏暗的梧桐院,忽然间变得明亮。
海公公本着尖细的嗓子朝屋里喊着。
清秋娘娘确定他们躲好后,开门走了出去,跪下行礼道,“罪妾参见陛下、娘娘。”
“姐姐快请起。”贤仁上前扶她。
清秋避开了她的手,低头顺眉的说,“妾乃是罪人之身,娘娘一声姐姐,当真是折煞妾了。”
“姐姐先于贤仁侍奉陛下,如若没有当年之事,无论姐姐眼下如何,这一声姐姐您都是担的起的。”她将清秋从地上拉了起来。
陛下瞥了一眼清秋,直径走入了她房中。
“姐姐,外头风大,我们进去吧。”贤仁又拉着她进了屋子。
清秋问,“娘娘和陛下为何突然造访寒舍?”
“贤仁说你病得厉害,求着朕同她一起过来,瞧瞧你。”陛下语气冰冷的说了句。
“原来如此。”清秋失落,苦涩的回,“劳娘娘和陛下费心,罪妾一切安好。”
他们说时,贤仁环顾四周忽然注意到,屏风后有个衣角。
陛下鄙夷一笑,似乎连瞧,都不愿瞧清秋。
“呀!”贤仁忽道,“姐姐这屏风后,似有人啊!”
“有人?”陛下当即看去,清秋也才发现暴露的衣角。
陛下顿时疾言厉色命道,“是何人,还不快滚出来!”
但屏风后并无动静。
陛下一步步朝屏风走去,清秋暗自捏紧了袖角,连呼吸都变得紧促了起来。
脚部越来越近,映在屏风上的黑影,也逐渐扩大。
突然,陛下一把掀翻了屏风,清秋被吓的叫了一声。
但屏风后居然空无一人,只是一件衣服罢了。
贤仁惊了下,缓步上前拾起了衣裳,又笑道,“原来是虚惊一场,好在不是什么贼人而入。”
“只是这衣裳,似乎是男子的衣裳,姐姐的房中怎会有……”贤仁欲言又止看向身边的陛下。
陛下横眉立目,愤怒的将衣服丢在了清秋身上,质问,“你个娼妇!”
“陛下息怒。”贤仁见他发怒,同其他婢女忙跪了下去,说,“这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还请听听姐姐一言。”
陛下语气温柔了些,对贤仁说,“你起身。”
“谢陛下。”贤仁起身朝清秋赶紧道,“姐姐,您快些向陛下解释。”
清秋按照阿卓教她的说,“回陛下,此衣确实是男子的不错,但它并非寻常之人,而是兰君的,妾念兰君成疾,故睹物思人罢了。”
“你有何资格思念兰君?兰君有你这样的母妃,才是他一生的 耻辱!”陛下厌恶至极,又恨之入骨的斥言,“你的儿子同你一样,都是不成器的东西!”
说完陛下甩袖离开,片刻也不想停留,贤仁跟了过去,梧桐院又恢复了往日的死寂和昏暗。
清秋默默无语收拾地上的残局,可泪却一颗颗滑至鼻梁,从鼻尖滴落,砸在了地面上……
她蹲在府门外心神不宁的等待着他们归来,千等万等终于见着了马车使了回来,心中这才稍松一口气。
“事情如何?”
温玉言和阿卓刚下马车,她便迫不及待迎上来询问。
“回房再说。”温玉言道了句往里走。
进了书房后,阿卓这次放松警惕,庆幸的对她道,“真是太惊险了!我等差点就要与陛下迎面撞上,还好走前十五你给我支招,这要是被陛下看到,后果不堪设想啊。”
“没被陛下看见就好。”她松了口气。
温玉言走近她,好奇问,“你为何会知道这么多?”
“回王爷,奴是觉得那位姑姑有些奇怪。”
“何处怪?”
她解释,“娘娘病重按理说,应先寻太医才是,为何要先来寻王爷。”
“你不懂,我和我娘在宫中谨小慎微,只怕她请不动太医,故来寻我。”温玉言失落道。
她摇头,“倘若这不算疑点,那孙姑姑只用了半个时辰而来,这难道不可疑吗?据奴所知,皇宫到王府,王爷坐马车都至少需一个时辰,而且白日里下了雨,府前的必经之路是有泥水的,可奴见孙姑姑鞋上并无泥泞,但孙姑姑却言她是跑着来的,孙姑姑是宫中之人,说话做事必是严谨,眼下却漏洞百出,十五觉得实在可疑。”
“所以,你便告诉阿卓,让他躲在院外观察,后又借外衣为我们争取离开的时间?”温玉温玉道。
“是。”她点头回,又言,“王爷,明日宫中想必会传召,届时若盘问起今夜您为何要入宫中,还请王爷如实回答。”
“这不行!如实回答,可是要被杀头的!”阿卓顿时反驳。
她笑了笑说,“阿卓大人稍安勿躁,此如实非彼如实,王爷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