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有我呀 ,过命的交情呢(1 / 2)

加入书签

钱粮在手,天下她有。

陆小云并没有直接将钱给阿天,而是兑换成银子,亲自到各地去筹备粮食。

因为银子一旦直接给了朝廷,底下的人势必会刮一层的。

陆小云可不乐意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钱便宜他们,这是她私人借给阿天的。

而且虽然她没有跟阿天说过空间的事,但阿天却是知晓她有独特的本事。

陆小云跟陆元明说了一声,到各地买粮食去了。

期间遇到的各种骗术和套路就不多说了,陆小云靠着一双拳头,以理服人,没人再敢动手脚。

半个月后,大军开拔。

傅太后监国,阿天亲率大军,御驾亲征,陆怀远随行。

等阿天到奉阳关和大军会合,陆小云也带着粮食和药材到了。

元和二年,大魏征战金昌国。

西北百姓和奉阳关将士热血沸腾,百姓甚至自发筹集粮食,送去奉阳关,支持大军。

金昌国一开始并没有将大魏放在眼里,甚至扬言要活捉元和帝祭旗,彻底激怒了大魏将士。

元和帝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在丁老汉提供的金昌国堪舆图下,他用兵出其不意,第一战就以少胜多,狠狠挫了金昌国的士气。

他不止行军布阵厉害,还骁勇善战,披挂上阵杀敌无数。

原本担心年轻帝王乱来的老将领,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金昌国永远都猜不到元和帝下一步会怎么打,在连失五地后,金昌国求和了。

他们发现大魏新上任的皇帝真的太恐怖了,所向披靡,如同战神再世。

元和帝拒绝了金昌国的求和:“你们对西魏百姓举起屠刀的时候,可曾因为他们的求饶而放下屠刀?要么交出皇族和武将投降并入大魏疆域,要么朕踏平金昌国!”

这话传到西北的时候,百姓纷纷朝奉阳关的方向跪下磕头,打呼陛下万岁。

经年饱受西域人之苦,他们的年轻的皇帝陛下都看在眼里,要替他们无辜惨死西域人刀下的至亲好友报仇雪恨吗,如何不叫他们激动?

但金昌国却因为元和帝这话勃然大怒,举国之力,迎战大魏。

元和帝对金昌国百姓的态度是,不反抗就放过,并不像他们的将士对大魏百姓那样残忍屠杀。

而金昌国的军队太横行霸道,普通西域人生活困顿不说,还时常受到军队的欺压,对金昌国贵族阶层早已怨声载道。

大魏大军之所以能长驱直入,百战百胜,也是因为每到一处都被百姓暗中放行。

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吃饱饭。

他们太想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了。

而金昌国的当政者暴虐无道,以至于百姓都无法对这个政权产生认同感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很显然金昌国已经失去了民心。

半年后。

阿天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包围了金昌国的都城。

金昌国发生了政变。

他们的国君被大臣绑了起来,开了都城的大门,将国君和象征统治的权杖奉上。

大魏不费一兵一卒,轻易攻下金昌国都城。

历史被改写,自此再无金昌国,只有大魏设定的西域都护府。

阿天并没有马上班师回朝。

灭掉金昌国,还需要朝廷派官员来接手。

阿天暂时留在金昌国都城。

这半年来,阿天彻底褪去了稚气,成长为一代铁血帝王。

连陆怀远见到阿天,都不由得有些敬畏。

没有人敢再小看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

“唉,你说你,军中不是提拔了不少猛将吗?你为什么还要冲锋陷阵?真的是不要命了!”陆小云一边给阿天上药,一边唠唠叨叨。

谁都不知道,在攻入都城之前,阿天就已经受了重伤,为了不影响士气,他将这件事瞒了下去,让陆小云给他用药暂时止痛。

半年多的并肩作战,虽然陆小云都在后方医帐,却也知道阿天是那种决定好谁也不能改变的人。

这不,金昌国一投降,阿天就被陆小云扣住疗伤。

皇帝受伤是大事,很容易引起朝堂动荡,是以对外是说大军修整,并督促金昌国官员交接事宜,实际上是阿天根本没办法赶路。

“有你在后方,我很放心杀敌。小云,身为天子,我只要闭上眼睛就想起大泽城的事,所以我不想退也不能退,那是我的子民。”

“唉,我知道,但你也不该这样拼命!”

“小云,朝堂形势看似已经稳定,实则暗潮汹涌,我是收服人心,也是在立威。因为有你在,我相信你,才敢放心去上阵杀敌。”

陆小云上药的手一顿。

确实,阿天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体弱多病,一直待在东宫养病,和朝臣来往并不多。

眼下他能登基,主要也是大魏已经没有皇子,而且他们也认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