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太子病愈,天子大赦(2 / 2)

加入书签

下与太师何必谦让,依老奴的心思呐,而今太子痊愈,这头一档的功劳呢自然是陛下的。往下就是胡太师等师保傅们的功劳,再往后是那些在四方祷告的重臣们,还有盼着咱们大明好的百姓们。非万众之力,太子祸福难料,眼下太子不仅痊愈如故,还更显聪慧,可见陛下昔日慧眼如炬,何不大赦天下,以承天意,安民心。”

听得“大赦天下”四字,胡濙眉头微皱,这些年文官得势,不少以往兴风作浪的宦官都被投入大狱等待问罪,好不容易送进去给这么放出来多可惜。

虽说是打着太子痊愈这由头,但不能不让胡濙怀疑兴安想要趁着这个由头从牢里捞人出来,便道:“今岁春涝夏旱,已是广布恩泽,多有蠲免各地秋税。兼又边境不宁,内地多寇,迩来贡使频多,国库多不支,正是严明赏罚,摒弃私情之际,陛下绝不可开此滥赏之先也。”

朱祁玉的神色发生了些许变化,做思索态,善于察言观色的兴安几乎是立刻打了一下自己的脸,改口道:“国家赏罚重事,却是老奴僭越了,望陛下恕罪。”

朱祁玉的脸色并没有随之变好,反倒是在思虑片刻后郑重而坚定地道:“就依你说的办,大赦天下,非不赦之罪一概赦免。”

“陛下!”年近八十的胡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得加重了声音,大有忠言逆耳不为所听的意思,显得有几分悲怆。

但是朱祁玉并没有对此做更多的解释,只是道:“天色也深了,先生早些回去歇息吧!”说完便一个人先行离去。

兴安虽说在宫中也是资历甚老,但平白得罪胡濙则是有些无奈,他几乎可以预料到明日那些文官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会联名上书请求天子回转心意。一旦朱祁玉不允或者留中不发,到时候开这个口的他势必成为众失之的,成为史书中的逆宦刁阉。

只不过,朱祁玉走得急了,兴安也不好过多解释,在胡濙面前赔罪后即匆匆追上去,想着尽可能降低这场风险。只是这场风波一起,就已经不为他所掌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