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帝都来电(2 / 3)
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做开腹手术。
“患者病灶的情况非常特殊,一般情况下,供给病灶部位营养的都是一根血管,最多两根。可是这一次,患者的供养血管,达到了四支。”
“肝部的血管非常丰富,也非常曲折。如果采用介入疗法的话,有两支血管的曲度,以目前的设备和技术,根本无法通过。”
郑医生介绍道。
翻了一下桌面上厚厚的一沓资料,对那些术语还是有点不太熟。
韩三全重点看了一些相关的透视图片,以及重新建立的三维视图。
“我就是实话实说了,首先再次强调一下,我不是一个医生。”
“对这些资料,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大概的情况基本清楚了。”
“现在,我希望能够近距离观察一下患者的情况……”
那位李秘书面有难色,只装作没看到,接着说了下去。
“如果实在是不方便的话,我可以在室外,或者直线十米以内,都可以。”
说了一个很保守的数据。
“嗯,其实是可以的!”
李秘书思考了一下,说道。
“只是进入病房的话,需要一些手续,可能会……现在这样子,就没有问题了。”
没有上到ICU病房的二楼。
只是和郑医生,在楼下的一间更衣室里,开始了一个临时会诊。
已经做好的三维模型非常准确,只在一些微小的地方,无法做得更加地精细。
“郑医生,ABCD四条供养血管,其中BC两条,你们已经可以做到靶向供药。”
“AD两条血管,因为这两个部位的曲度超过了九十度,器材无法通过,对吗?”
“是这样的。”
“导管选用的是1F管吗?”
“这么远的位置,还是这么复杂的情况。目前最远的部位只能做到3F管,也就是直径大概在1mm”。
“好的,我明白了”。
回到会议室,四人都在。
多了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看起来,是那种久居高位的样子。
“你好,我是患者的儿子,我姓陈。”
“你好。”
大家都看向了自己。
“我先说吧。老周也和我说过了情况,刚才又看了患者的具体病灶。”
“现在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和想法。”
“患者的病灶大约是一个蛋形,有鹅蛋那么大。”
“周边和正常肝组织的界线也比较模糊,如果要切除的话,需要再扩大5毫米左右。”
“目前,无伤关闭所有供养血管这一步,我应该可以做到。包括这四条主供养血管和一百多条微细血管……”
“什么?”
所有人异口同声地问了出来,李秘书甚至已经站了起来。
“是的,是无伤关闭,不是切断。”
“不可能!”
“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太激动了。”
“先听韩医生说。”
患者的儿子很稳重,开口说了一句。
“重点是,关闭供养血管后,病灶可能会再次向不确定的方向发展。所以,现在需要有药物,对病灶部位的组织,进行快速地灭杀。这一方面,就需要郑医生提供专业的方案了。”
所有一齐看向了郑医生。
“如果,我是说如果,能够成功关闭掉供养血管的话,灭活的方案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我们再来详细计划一下。”
“首先,由我将病灶与健康组织之间进行分离,并进行止血等措施。将病灶进行隔离,防止后期病灶再次发育。”
“然后,由郑医生将靶向药物送到指定地点,然后由我接力,送入病灶。”
“最后,关闭所有血管。”
“我想问一下韩医生,病灶被切开后,与健康组织之间,是如何保持得相对独立的?”
“这个我也不是太好解释,这样吧,我们先用其他实验一下?”
“对,检验出真理!”
陈姓家属说道。
帝都顶级医院,果然名不虚传,居然有传说中的3D活体打印设备。
解释一下,所谓3D活体打印,就是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现场制造一只活动体模型出来。
今天造出来的,就是一具肝脏,还原率达到了95%以上。
在模型的相同部位,神识力发出——捏断附近血管——切开组织——留下神识隔开两个部位。
然后是通过选择好的几条血管,将药物送入,最后是关闭相关的血管。
从表面上看,什么都看不出来。
可是,肝脏内部已经做好了那么精细的“手术”。
通过这次一系列的试验,包括血管通液造影等。
最终,事实证明了,计划绝对可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