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人心浮动,军心不稳(2 / 2)

加入书签

就算了,他们顶多也就是骂几句,当一个嘴炮。但是,南京城周边几十多个卫所的大头兵也眼红,那问题就大了……

明朝前期,士兵的军饷包括两大类,一是供给军士全家人的月粮,二是士兵外出参加军事行动时,发放给军士本人的行粮。

骑兵(马军)的月粮定额是二石,普通军士的月粮定额是一石,有家室的发放盐二斤,无家室的发盐一斤。行粮是没有定额的,视作战、操备、修边、防秋等军事行动的行程计算支取。

这些军饷就是明朝卫所兵的饷银,或以白银方式,或以实物发放,一直延续到明末为止,折合下来也就是一两白银而已。

但就是这个待遇,在明初都成了香饽饽,人人争着当兵吃粮,为啥?当个民户种地,虽说赋税低,但遇到天灾,就得卖儿鬻女,就得食不果腹;当军户就是吃皇粮,哪怕也要军屯,也要种地,遇上天灾也不能担心饿肚皮,因为军队会发饷,朝廷为了稳定军心,无论怎样都不可能让军队饿着,一旦军队饿了,引起哗变,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李云睿不按常理出牌,从一开始招人,红颜会的服务人员就是三两银子起,一直到最新一批人,招了将近一万三、四千人了,三两成了标配。

这个事情传到卫所的士兵耳中,他们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李云睿每招一次人,士兵们就受一次地基,每招一次人,就受一次打击。

现在,各个卫所人心浮动,军心不稳……

丘福身为淇国公,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自然不能任由事情发展下去,所以才拉了很多文臣武将,一起来找朱棣研讨对策,研讨了好久,也没想出个对策来。

可以肯定一点,给士兵涨月俸是不可能的,大明有两百万士兵,基数太大了,如果贸然涨工资,哪怕一个月涨半两,朝廷一年也要增加六百万两的开支……

永乐二年,整个朝廷收上来的税粮,3187万石,课钞800万锭,屯田子粒1200万石,折合成白银,总共五千多万两。

朝廷光是发兵饷,就用去了一半,剩下的还要给宗室、勋贵、朝臣、地方官吏发俸禄,还要支应各种天灾、各种赏赐,还要攒点粮食,为征战做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