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就要看大人的决断了(2 / 2)

加入书签

宾楼。

“表叔,刚才你冲我眨眼,是什么意思?”两人走着,李云睿开口问道。

“以物易物,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利!”郭珍笑了笑,说道,“太祖时,规定朝鲜马匹的价格为缎一匹或者布两匹;而在辽东一匹上等马可以换绢六匹或者布八匹,就是下等马也能换绢两匹,布四匹……”

李云睿听了这话之后,顿时有些惊呆了,朱重八这生意做得太牛叉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总结了历朝历代对高丽政策的得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高丽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之所以爱,就是高丽事大的政策;之所以恨,就是一旦中原王朝虚弱,高丽就会在边境搞事情,扩大地盘。所以朱元璋就定了一个匹敌之策,那就是利用朝贡政策削弱高丽(朝鲜)的国力。

朱元璋下旨让高丽进贡大量的金银,当金银不够时,就以牛、马充当金银,并规定了一个极低的价格:马匹价格为缎一匹或者布两匹。

这个价格在李氏朝鲜代替王氏高丽后,直到女真崛起前,一直没变过,有明一代,明军的马匹一紧张,就会找朝鲜这个大冤种。

至于耕牛价格则是随行就市,但大明的做法往往比较极端,每过一二十年,就把朝鲜的耕牛给搜罗一空,宣德年间,朱瞻基派太监去朝鲜搜集耕牛六千头,让朝鲜农耕大受影响,气得李芳远大骂朱瞻基“无耻甚矣”。

除此之外,那就是纵容使者刮地皮,尤其是内侍去朝鲜,那可谓是刮地三尺,每次去朝鲜宣旨,内侍们都会打破头,因为去朝鲜相当于发财,每次回来不置办个一两百箱的礼品,都不好意思见人!到了后期,魏忠贤派心腹去朝鲜宣旨,光“开读礼”就要12000两……

总之为了削弱朝鲜的经济和军力,大明朝廷是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这些李云睿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李云睿夸赞朱元璋,这生意简直是做得太霸气了!

“不过表叔,就算用马匹以物易物,他们到哪里去搞这么多马匹?”李云睿想了想,说道。

明初,布两匹当银一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能在朝鲜买一匹马。

李云睿算了一下许应给的订单,打完折之后,也要十万两往上,整个朝鲜的马加起来都不够一半。

“不是还有种马、皮毛、人参和美女嘛……”郭珍笑着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