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家宅子地下有一口棺材(2 / 3)
两口子相互看了一眼,大丫的娘掏出四块钱,给二丫和常永生每人两块压岁钱。
常永慧看了一眼常永生,常永生道:“压岁钱俺们就不要了,大丫过了年就六岁了,该上学了,留着买书包什么的吧!”
大丫的娘立刻道:“永生这孩子真懂事!”
顺手把钱装回口袋里了。
常永生拉着常永慧的手:“妹妹,咱们回去吧,娘说了,要给祖宗上坟去。”
大丫的娘一把拉住二丫:“这哪行啊,说什么也得中午吃了包子再走!”
常永慧道:“包子俺就不吃了,让俺姐多吃几个吧!”
说完,从那粗糙的手里抽回了自己的小手。
然后,常永慧对大丫道:“姐,咱们不是在一个游击队吗,以后会经常在一起玩呢!”
大丫似乎理解了妹妹的心思,也就不再强留下妹妹了,只是一双眼睛里又闪起泪花。
谁也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常永慧已经将王家的整个院子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各个房间洞悉了个遍,结果让她有点失望,又有点释然。
失望的是,竟然没有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释然的是,她得出结论,别看王家家族目前是村里的老大,但是论底蕴,不如常家家族。
就在常永慧临走前向着王家堂屋的地下看去时,顿时吃了一惊!
棺材!
王家堂屋的地下三十米,埋着一口棺材!
那是什么人的棺材?
怪不得,王家两口子那么心狠,居然把自己的亲闺女扔掉了!
那是什么人的棺材,常永慧现在搞不清楚,不过,她知道,正是那个棺材,使得王家家族不走运……
常永慧和常永生出了王家院门,刚走不远,就见爸爸和娘等人已经等在离王家不远的土路上了。
除了常国柱和夏翠花,还有常国栋和钱秀枝,他们的身后,站着爷爷奶奶。
爷爷腿脚不利索,奶奶眼睛几乎失明,但是每年初一,他们都要去祖坟上给老祖宗上坟。
常永起和常永芳也来了。
此刻,爷爷由两个儿子搀着,奶奶由两个儿媳妇搀着。
常永慧心里想:“喝了自己敬的酒,用不了几个月,两位老人就会好起来,到那时,他们又可以像年轻时一样下地干活、去白镇赶集了。
她相信自己那两杯酒中蕴含的法力,那法力是慢慢起作用的。
到了坟地,常国柱和常国栋、夏翠花和钱秀枝在小山头一般大的当初在小常庄安家创业的老祖坟前摆好祭品,爷爷亲自斟酒,斟了一大杯,又斟了几十小杯,这是让常家所有逝去的人到常家老祖这里过年聚餐。
常国柱和常国栋放置好烧纸,奶奶摸索着划着火柴,点燃了烧纸,夏翠花和钱秀枝点燃了三柱香。
接着常国柱和常国栋两人开始放鞭炮,这些鞭炮,有常国柱买的,也有常国栋买的。
各家各户是在差不多的时辰上坟的,所以鞭炮几乎是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响起来的,广袤的大地上,鞭炮声响成一片。
常国栋禁不住道:“今年,就数咱家坟地里的鞭炮响!”
这个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的汉子,已经和常家完完全全融合在一起了。
接着,爷爷奶奶跪在最前面,第二排是常国柱和常国栋、夏翠花和钱秀枝。
第三排是常永生和常永慧、常永起和常永芳。
先是磕头,接着由爷爷奶奶带着全族祷告。
常家的列祖列宗来聚餐了吗?
常永慧暗自想道,不过,她不想得到这个答案,太过敏感了。
她只是向着常家老祖的安身之地深处看去,发现常家老祖的陪葬品竟然极其简单:一个鼻烟壶、一把铁锨、一把猎枪。
常家曾经是小常庄的老大,正因为如此,这个村庄才叫小常庄,然而后来没落了,常永慧想知道,常家是怎样没落的?
现在,整个常家家族,算上拣来的常国栋一家,总共只有十个人了。
“俺既然来到了常家,就要复兴常家,让常家家族成为这一带地区最大、最辉煌的家族!”
在常家的祖坟前,常永慧立下了这个誓言。
大千世界的一个主宰,复兴一个家族,是不是小菜一碟?似乎也不能这样说,毕竟,女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时代,女帝还要逐步去认识、逐步去适应呢!
由于昨天夜里守夜,上午又拜年和接待拜年,然后上坟,大人们初一下午基本上就是补觉。
昨天夜里睡觉的孩子们有精力,在外面放小鞭炮,玩游戏,不过过年时大人们不准孩子们打游击。
初二和初三,那就是各村之间的亲戚们相互拜年了,也是嫁到外村的女人们“回门”的日子。
所谓回门,就是女人们回娘家,并不光是她一人回娘家,至少要由丈夫陪同,有孩子的,孩子也跟着去。
过去,夏翠花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