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原来是种子变异了(2 / 3)
边来人都是尊敬的,特别是万之栋,当初撸了王树宽,就是听取了杨振庄的建议,才决定让常国柱当大队长的。
万之栋给杨振庄递上一支烟,伸手用汽油打火机点着,平和地道:“老人家,别听村民们瞎嚷嚷,县里的调查组是来搞清楚,常家的蔬菜瓜果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杨振庄抽了一口烟,问道:“搞清楚了吗?”
万之栋指指还在研究黄瓜和丝瓜的农业科技站站长岳淑萍,道:“岳站长是农业科技专家,她初步查明,是种子发生了变异,只是不知道发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杨振庄道:“农业科技俺不懂,可俺懂地气。种子发生了变异?可能就是地气的原因,早年间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农业科技站站长岳淑萍听到了杨振庄的话,立即停下研究,走过来,看着杨振庄,问道:“老人家,您说的地气,是不是和土质有关?”
杨振庄道:“有关啊,大地之下,用一种极少见的地气,它跑到谁家,谁家的土地就不一样了。”
岳淑萍眼睛听了,发亮,看着调查组组长道:“这位老人家讲的朴实,可是符合科学道理,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呢!”
调查组组长道:“好,回去继续研究吧!”
岳淑萍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瓜秧上的果实,道:“种子发生变异,导致惊人的大丰收,这样的果实,要么味道极好,要么味道极差。”
调查组组长看着常国柱:“大队长,可以让张站长尝一下不?”
不等常国柱回答,夏翠花早已经跑到院墙边的黄瓜秧那儿,快速地把长得最大的黄瓜摘了一大把。
现在的黄瓜还没有成熟,正在成长之中,都还顶着黄艳艳的花朵呢。
不过,夏翠花摘的这一大把,都长得最大的,已经半尺来长、胡萝卜粗了。
夏翠花给调查组的四人和万之栋每人一棵嫩嫩的黄瓜,道:“请领导同志们尝吧!”
五人一尝,全都面现无比惊讶之色!
这黄瓜,太好吃了!
万之栋道:“从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黄瓜!”
调查组组长道:“确实,我也没有吃过这么可口的黄瓜。”
岳淑萍道:“我可以断定,其他蔬菜和瓜果,也是非常好吃的,这说明,种子变异的方向是对的。”
夏翠花道:“既然好吃,那就请领导同志们多吃点。”
夏翠花是绝对的勤劳,而且也是聪明的,然而,她对岳淑萍的说词并没有理解。
夏翠花说着,就要去摘那些还没有成熟却是可以吃的黄瓜。
调查组组长立即阻止:“好了,不要摘了,大家尝过就行了,这黄瓜还没有长全,摘了可惜,我也是为了验证一下。”
说着,调查组组长掏出五毛钱:“这是刚才我们尝你家黄瓜的钱。”
夏翠花哪里敢要,只要不把丈夫抓走,把所有的黄瓜妞都摘下来她都愿意啊。
夏翠花死活不收调查组组长的钱,调查组组长有点着急了:“这钱你不收,就是让我犯错误啊!”
旁边,万之栋道:“对对对,这钱必须收下。”
夏翠花还是不肯收,这时候,常国柱道:“翠花,这钱收下吧,回头,等咱们的瓜果蔬菜长成了,再让领导们过来品尝!”
常国柱说的品尝,并不是品尝蔬菜,一桌菜,几瓶酒,那是免不了的。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夏翠花总算是将五毛钱收下了,手有点抖。
自始至终,王树宽的老婆,一直站在她家房顶上看着上面来人抓常国柱的动态。
王树宽家住在村东头,常国柱家住在村西头,隔着四五百米的距离呢,而且小常庄并不是一马平川,而是高低错落。
所以,王树宽的老婆只能站在她家房顶上才能看到“抓常国柱的现场”。
即使站在房顶上,隔着那么远,凡人肉眼,她也是看不太清楚的,只能看个大概影像和动作而已。
因为王家已经认定上面来人是抓常国柱的,所以,在王树宽的老婆看来,上面来人到处查看,那是取证,杨振庄来了,那是求情,而夏翠花撕撕摞摞的不要钱,那是夏翠花拼命不让上面的人抓走常国柱。
早就把鞭炮拴在晾衣绳上的王树宽,不知道问了多少次了:“抓走常国柱了没有?”
“抓走了没有?”
“抓走了没有?”……
王树宽的老婆站在房顶上,怕被别人听见,不敢大声说话,一边摆手,一边悄声道:“他爸,你别急,快了,快了……”
常家这边,夏翠花终于收下了调查组组长的钱。
调查组组长吁了一口气,看看万之栋,看看常国柱,道:“好了,今天的调查结束,我个人初步认定,常国柱同志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属于促生产的大形势下的正常行为,而且带了个好头!调查组回去后会如实汇报,看领导集体如何认定,在此之前,请常国柱继续带动全村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