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芦花鸡趴窝了(3 / 3)
小心别掉到河里呀,现在河水已经很大了。”
月河地,就是大运河拐弯的地方,在外岸和内岸之间自然形成一个半月形的沙土地,村里将内岸加固好,不让河水流到沙土地上,利用这片这片沙土地种红薯和花生,沙土地里的红薯和花生比黄土地长得更好,而且更好吃。
沙土地里不光爱长红薯和花生,还爱长芦草。
常永慧第一次跟着哥哥打芦草,不知道哪里芦草多,不声不响地跟着哥哥走,哥哥到哪里去打,她就到哪里去打。
出村西,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土路,先走到高高的大运河外岸上。
前些年闹大洪水,全县的青壮年到大运河来出工升高加固大运河的外岸,使得大运河的外岸就像是小城墙一样高大。
为了防止再闹大洪水,抗洪大军在大运河外岸的外侧垒起一排又高又大的“土牛”,其实这些土牛就是备土,洪水泛滥时,不用到远处去挖土,就用土牛加固升高河岸,这样更可以应急。
常永慧跟着哥哥走在小城墙一样的大运河外岸上,视野顿时开阔许多倍,凡眼也可以看到村南的铁路,以及铁路那边的宋家庄,目光超过河道向北看,还可以看到大运河北岸的一片村庄。
大运河的河道里,已经开始涨水了,浑浊的河流势头渐大,哗哗地咆哮地向东流去。
沿着河岸走不多远,就到了月河地了,这片月河地很大,至少有一百多亩,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红薯秧子和花生苗。
当年分自留地时,当时的大队长王树宽利用职权,给王家家族的每家每户在月河地里分了一小块自留地,他自己家分了一大块自留地。
理由是这些人家在河岸外面的自留地面积不够,要在河岸里面的月河地里“补差”。
谁都知道,全村的土地,就数月河地肥沃,这里没有盐碱地,而河岸外面的土地,百分之八十是盐碱地。
那时候王家势力强大,非常霸道,村里没有人敢惹,即使知道王树宽以权谋私也敢怒不敢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