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舟车连橹紧安排(1 / 2)

加入书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白天海这边,带着一个身手好的东阳子弟,骑着钱家牵来的快马,只两日就赶到了东阳,寻到陆府。

陆游只见他们如此行色匆匆,也有些慌乱,只道是出了何等大事,赶紧迎进府里等他们稍稍喘息,细细相询。

一问之下,倒也没啥大事,就是咱家小姐太牛了,回去不过第二日,就妙手回春救了一个钱家的公子,还认了人家的爹爹做了干爹。

钱家是个大族,干爹还是族长,见识不凡,与小姐商量着事情,颇有见地的,所以才急召陆官人一起前去商议。

也不甚着急,不过能早些赶到更好。

陆游听闻白天海是连夜出发的,又是快马加鞭赶了两日,也不敢怠慢,安排白天海先去歇息,安顿了一下家中事务,带着两三个仆从也匆匆出发了。

北上杭州,却是顺水,先是赶到后溪街,再雇了乌篷船走水路换着人摇橹,也赶了一日多些到了李府,倒是水路上能安歇一下,不是太过疲累。

等陆游从李府辗转到钱府,见到了钱维正,又被一个新的消息雷得外焦里嫩。

除了眼前这个,二小姐这几天里又新认了一个干爹,却是当今的官家。

这表兄家的二姑娘,不说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也没少给她年节礼物的,这么多年都没看出来她有这么乖巧伶俐呀。

在正屋里等李清照和孙姝娘都过来了,沏上酽茶,再把丫鬟叫了出去,四人扯了扯靠椅就近坐下,低声商议起来。

“易安先生,二小姐,没想到几天未见,情势竟已如此变化了,实在是出乎预料呀”。

李清照也是笑道:

“前日是官家安排了酒宴,喝的姝娘的神仙花雕酒,喝得醉醺醺出来的,昨日早上醒来,我是想了许久才想起发生了什么,还要问了姝娘才敢相信确实不虚”。

跟着李清照又把那日宫中慈元殿发生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陆游听了,也是思虑了好一阵,方才说道:

“官家勉力维持,也殊为不易,只恨没有必胜的武力,没有兼顾武力和民生的两全之计。如今有了姝娘的神通在,倒是便宜了许多,待以时日,不愁平伏官家和我等的意难平”。

钱维正接上话头说道:

“务观兄,话虽如此,不过姝娘也自有顾虑和志向”。

接着钱维正把那日交谈,孙姝娘的想法和规划,还有自己的长远考虑,一起大致说了一下。

“如此说来,易安先生和姝娘倒是要尽快北上了,我等也需收敛一些,不好大张旗鼓”。

“正是,我钱家这边,颇有些南来北往的商路,无论是沿着运河北上,抑或是直下钱塘江出海北上,都能筹措一二。这一两日就能备齐,随时出发。姝娘认下了官家的干亲,倒是好事一件,今后不易发生误会和龌龊了,两边大可南北呼应”。

孙姝娘插言道:

“干爹,我的皇帝干爹会不会封我一个公主什么的呀?”

“官家金口玉言,自然作数,说不得已经在宗人府里编排籍册,敬告祖先,不日就会有册封下来了”。

“那要是当了公主,岂不是更难出门了。不行,事不宜迟,我们明日就出发。干爹,船只今日可能安排妥当?”

“简略一些,明日早晨必能安排妥当,姝娘不须担心”。

“那就好,定下明日上午辰时出发,以此为时间基点,倒推诸事的安排进程。我下午去俞家庄子给大家鼓鼓劲,再教大家习练一样海外的大杀器,亦是威力巨大的,路上就更无惧宵小贼寇了”。

“白天海那边,下午就遣人逆着浦阳江溯流而上,寻到他之后,明早直接在码头等候”。

“我爹爹那边,却是不好回去打招呼了,还请陆游叔叔代我回去解释一二,只说是陪着先生上扬州访友去了”。

“太后奶奶那边,我留下一封书信,让奶奶放心无虑,且看我为官家了了心事”。

“姝娘,只可说扬州访友,其他的还不宜多说”。

“嗯,我省得”。

孙姝娘定下了大的基调,各人并无异议,商议到午饭时,就各自行事去了。

...

“稍息”。

一声令下,队列中的各人都侧伸出了右脚,还算齐整。

这里是俞家庄子边上的打谷场,四周有农田、树林和房屋遮蔽,不易为外人远观窥视。

队列里有14人,有李府的一个护院和两个选出来的仆从,有林家宝和凑数的虎妞,有以杜正节为首的东阳子弟7人,还有两个选出来的钱家子弟。

打谷场的一角上,正中位置摆着一个竹编的簸箩,水缸口的大小。

簸箩的四周边上,或远或近的摆放着一圈的器物家具,稀疏散开,有扬谷的风箱,有带着箱板的破旧牛车,有半新的漆木柜子,还有挂在架子上的铁锅,豁开了缸沿的大水缸子。

簸箩的顶上还高高地罩着一个大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