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帷幄谋夺青州城(1 / 2)

加入书签

选择白天,还是黑夜,大家小有争论。

毕竟这年代普遍饮食不佳,缺少动物性食材和维生素A的补充,也没谁想到专门种植胡萝卜给兵士吃的。

胡萝卜这时候刚从波斯、大食传入中国呢,还许多人都没见过。

庄子云: 为将者,必明天时、辨地势、练人谋。

孙姝娘打断大家的话头,说道:

“明日是二十日,又是天气晴好,下半夜可借着月光稍能看到远处。我们若是凌晨3点(丑初)开始行动,顺利的话基本控制全城形势也差不多天亮了”。

“另外,我这还有几件奇物有助于夜战,大家一起看一下”

说罢,孙姝娘拿出几样物品摆在案上。

夜视仪,这个是在座的大多数人见过用过的,倒是很熟悉,不过是手持式的而不是头戴式的,只能用于观察敌情,没法实时战斗。不过已经是夜战利器了。

荧光棒,演唱会里人手一支随时挥舞的那种,有红绿两色。

孙姝娘分了几支给大家,用手一折,随着荧光棒内化学反应的进展,柔和的荧光映入眼帘。

“绿色的荧光棒用在我们自己身上,前胸竖向固定一支,后背横向固定一支,这样不但可以清晰看到友军位置,还知道友军的戒备方向”。

“红色的荧光棒绑上铁块或者铅坠,折亮后抛向敌方的所在,便于敌方地方位置,照亮敌方的阵势”。

嗯,孙姝娘顺便兑换出两卷透明胶带,顺手就缠了起来,然后作势投掷的样子,说不定还能砸晕几个敌兵了。

这东西本是玩具,还能首尾相衔结成环状套在手上,挺好玩的样子。

大家传看片刻,钱喻清说道:

“若是将荧光棒固定在箭矢上,既能准确,又可及远,却是更好些”。

草率了,自己被现代的武器限制住了思维,却没想到利用现有的兵器,孙姝娘赞同了二哥的主意。

孙姝娘再拿出一只扩音喊话器,打开开关调整了一下音量,喊道:

“虎妞,虎妞,过来一下”。

柔和的声音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倍,穿透距离传了出去,把屋内的人都震慑了一下,估计虎妞也不知在哪个角落里纳闷呢。

“陈都头,一会你念这句话:‘放下武器,伏地投降,饶尔不死’”。

趁着虎妞还没飞奔而至的空档,孙姝娘又按下录音键,将劝降词录了进去,复又循环播放出来。

古时候有战将临阵喝骂,有楚霸王在乌江江畔遭遇四面楚歌,心理学战术早已广泛应用于战场,不足为奇,再加上喊话器的加持那更是功效翻倍了。

有此几项奇物的帮助,大家对夜战再无疑虑,一致赞同。

再就是攻击目标,攻击重点,攻击顺序,兵力分配的问题了。

青州城的四个大门,东门曰海岱、南门曰阜财、西门曰岱宗、北门曰瞻辰,每门大约有50个常驻的兵丁。

夜晚除了各坊市巡夜的更夫之外,城内大街上通常还会有两队巡逻的兵丁,都是州郡汉兵,人数20到50不等。

兵马都总管完颜阿注麾下的兵营在城中的西北角,州郡兵的兵营在城中的西偏南,两个间隔着一个坊市。

各个重要的衙门官署,基本上都在东西走向的主街上,还算方便控制住。

需要第一拨就控制住的衙门官署,大家商议了一下,完颜阿注的官署,山东东路转运司的官署,山东东路提刑司的官署,青州防御使的官署,青州知府的官署,不敢再多了。

孙姝娘再让大家调配核算一下兵力划分布置。

两人一组,一个盾牌手一个仙弹枪手。

四门各去6组12人,共48人。

两大兵营各去30组60人,共120人。

孙姝娘亲领25组50人,先去攻打完颜阿注的兵营,然后再去拿下州郡兵营,最后或分兵协助四门,或去拿下各个官署。

各个官署中,完颜阿注的去10组20人,其他的6组12人,共68人。

各处下来,合计需要286人,再留下一些人护卫城中的指挥中枢并作为机动兵力,基本上就将现有的兵力用到极限了。

再核算一下需要的装备。

仙弹枪150把。

子弹按每把枪100发配发,15000发。

盾牌150张。

小甜瓜86式无柄手榴弹按一人4颗计,1200颗。

夜视仪按小队配1台,大队配2台计,15台。

荧光棒绿色的600条,红色的300条。

扩音喊话器15只。

对讲机15台,不过原来已经兑换出了不少了,基本不用增加。

防水电子表15只。

打仗果然是一件特别花钱的事情。

当然,打胜仗也可能是一件特别赚钱的事情。只是可能。

这么多装备兑换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