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强兵初成演练场(1 / 2)

加入书签

忙乎了一上午,包括李清照亲笔写了报头--有点太秀气了,还是习惯于千古教员为某日报写的磅礴大气的那种风格。

孙姝娘所了解的南宋初年书法比较为人称道的有陆游、范成大和朱熹,不过现在都在南方,北方的倒是有一个近一点的党怀英,不过留在济南了,要想拉拢到麾下还需一点时日。

大家一起设计出了第一期创刊号,匆匆写就了几篇文章,孙姝娘还教他们套印出了红黑两色,试印出了几份。

“公主殿下,是否今日就发行一期报纸?”

大家都有点兴致勃勃的样子,一个年轻的新人编辑耶律昭西建议道。

“嗯哼,这是世上第一份报纸,也是《红旗军时报》的创刊号,意义非凡,还是要雕琢得更精美些才好,再说了,今天下午还有一个军事演练的大新闻等着,不若今晚编辑好了明天首发的好”。

如此富有意义的第一次,还是庄重完美些的好。

“另外,明天的创刊号诸位都可以留存一份,说不定可以当做传家宝的”。

下午的时候,对讲机里传来通知,西北兵营的校场准备好了,孙姝娘开着嘉陵70载着师父在众人瞩目下进入兵营。

其实这款摩托车太矮小了,看起来挺low的,消减了师父的绝代风华,孙姝娘腹诽到,师父今日可是盛装出场的。

在靠近马厩的城墙根边上已经清理出了一大块空地,靠着城墙根准备了不少靶标,这就是演练场了。

演练场的正面已经搭好了一个低矮的木台,上面现在或站或坐的已经有不少文武官员和士绅了。

主席台的左边是城里的民众代表,右边是红旗军的兵士以及初步筛选出来的降兵,随着永紫公主殿下入场就欢呼起来。

嗯,若是按照君主立宪制的思路,我只是个吉祥物,会微笑就好。

孙姝娘搀着李清照款款步上木台,居中落座。

木台一侧的两面旗帜在旗杆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辛赞拿着喊话器站了出来,简单致辞一番之后,宣布阅兵式开始。

这还是一场通过对讲机和喊话器的联用,对全城进行现场直播的军事演练,城中的各处也遥遥传来了同步的声音。

毕竟是大业初创,也整不出太多的排面来,先是四列六排24个人的方队从远处齐步走来,专门配齐了颜色相近的战袍,喊着让人新奇的一二一,临到木台之前了,领队的一声令下,换成了正步劈枪式。

不过这个方队就算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毕竟基数太少了,练习时间也太短了,动作整齐度估计还比不上卢旺达黑哥哥的一半好,再加上手中持着的不过是无柄的仙弹枪,气势上差得太多了。

可惜的是暂时还没有足够的钱为大家兑换出迷彩作训服,要不更酷了。

然后是二十辆山地自行车分成两列从后面快速追赶上来,靠外侧一边是背着大黑色方形盾牌的,另一边是斜挎着仙弹枪的,到了木台之前一个急刹车,整整齐齐地停了下来,跨撑着山地车朝木台上行了一个军礼。

下面没有了。

不过自行车队很快就转入了战斗队形,再次吸引了目光。

20个人快速骑行到一小片特意设置的障碍物之后,把山地车往地上一扔,快速的集结成组,散开成行就向前推进,在极限距离上先来了一轮骚扰射击,威力和准头都差点,不过也是把远处的木靶打得劈啪作响的。

之后稍作推进,远距离投掷了两轮小甜瓜,漫天飞舞的小钢珠甚至飞溅到了观众这边,好在没什么威力了,反倒让众人像中了奖一样的炫耀着。

之后这20人原地竖起了盾阵,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了,让众人看得有点纳闷。

不过很快,一阵马蹄声就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

辛弃疾领头带着6个骑兵从兵营之外驰来,从盾阵之前掠过时放慢了马速,排成一列侧着身子举起仙弹枪边骑边射,等到掠过靶子之后刚好打完一管弹仓,数百颗豆大的弹丸笼罩过去,远处的靶子又被射中了一排。

骑兵们跑到尽头,调转了一下马头,并未走远出营,而是绕到了盾阵的后方立马驻足,以盾阵为屏障重新装填子弹,一分钟后又是随时可以奉命出击的状态了。

演练现场短暂地平静了一下之后,又一支小队开始运动了。

这次是之前最早出场的24人徒步方队,只见他们按照三三制的战法,三人一组品字散开,三组一小队前后呼应,8个小组呈扇形向最后一排的木靶包围过去。

俯身疾奔,卧倒,匍匐前进,翻滚,跃进到掩蔽物后面。

这些动作在冷兵器时代并不是太有必要,也从未有人演示出来,毕竟这个时代的的战场上根本就没有中远距离的直射火力来威胁轻步兵。

至于敌方的弓箭在这个距离上都是抛射了,实在的说,越是卧倒受弹面积越大。

不过兵士们矫健的身姿和奇特的动作还是赢得了观众席上的阵阵喝彩。

通常来说,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