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还有一半(1 / 2)
说及此处,小伙子突然就生气了,撇着脸,在原地站定,说:“算了,我就不跟你们去喝茶了。我还有事。”
林江看着小伙子,竟然还有点傲气,说好听点叫文人风骨,说难听点叫轻世傲物。
“哎,你这人,怎么说生气就生气,我不过开了两句玩笑,真是小心眼。”沈清怡见他这般模样,也跟着生起了气。
她看看林江,而林江的注意力始终在这小伙身上,沈清怡顿时觉得没了意思。
她摆摆手:“算了,我还有事,你们聊吧,我先走了。”
林江看着她点点头:“那好,下次有机会,我再请你吃饭。”
沈清怡翻翻白眼,切了一声:“请我吃饭的只有大款,你还不算。”
说完,她一溜烟地跑开了,一会又不知道要去那里疯。
不知道为啥,林江看到这姑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反正就像自己没长大的妹妹一般。
接着,林江转头看看小伙子,问:“好了,麻烦的家伙走了,你还愿不愿意跟我去喝口茶?”
小伙子没表态,但也没拒绝,看样子是默认了。
两人就近找了个还算高档的茶楼,这地方人少清净,聊起一些不想让旁人听见的话题,也不用顾忌。
只见茶道小姐优雅地坐在那里,剪裁得体的旗袍恰到好处地勾勒着她完美的曲线,白嫩如玉的美足之上是一双修长白皙的美腿。顺着这道美丽的风景线继续探寻下去,在最关键的位置,戛然而止。
不得不说,这旗袍开衩的位置真是机关算尽。
即便如此,刚才还气呼呼的小伙子,也没忍住,多看几眼这美女,神情立即缓和了许多。
林江邀请他坐下,美女开始为二人洗茶盏。
林江端起第一杯茶,品了品,他不是个喝茶的人,但已经可以感受得出,这明前龙井的清甜与柔和。
“你这画,是两幅真迹拼接而成的对不对?”林江开口直指要害,让正在喝茶的小伙差点呛到。
他看向林江,神情复杂。
“你竟然能看出来是两幅真迹?”
林江点点头:“出自两位风格完全不一的大师之手,其中一位还企图临摹另一位,可惜,这作画的习惯和本心,是最难改的。”
小伙子看着茶盏里清亮的茶水,陷入了沉默。
林江又问:“这赵昌,是你什么人?”
小伙子猛地抬起头,看向林江,眼中又是惊喜又是诧异。
“你怎么知道那是赵昌的真迹?”
林江笑笑,自然是他脑中那些上古的知识,连着老祖宗的记忆一起传承给了他。
“赵昌的画作在当时,就褒贬不一,时而精细,是个完美的写实主义者,时而疯癫,企图用写意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如此这般的矛盾,真正能欣赏他的人不多,苏轼算一个。”
巧了,他祖宗好像也挺喜欢赵昌这种风格的。
林江暗暗地想。
听到这里,小伙子忍不住叹了口气:“哎,我外公是赵昌的后人,家族本支的那种。听我外公说,赵昌那个时候得不到认可,郁郁寡欢,于是,他想仿宫廷最火的画师黄伯鸾的作画手法,于是倾家荡产,买了这幅《写生棘雀图》,结果次次不成型。他在临终前,终于意识到,保持自己的风格没什么不好,于是留下了另一幅《山水寒鸦图》。而我外公作为他的后人,也是一生颠沛,什么都没留下,就留下这样两幅画。”
“你外公,也是画师?”
小伙摇摇头:“我外公是补画的。”
“那这幅画,是你外公的杰作?”
“我外公一生都不得意,后来遭遇迫害,这画被批成封建残余,外公自知保不住这些真迹,与其让那帮人糟蹋了,不如他先下手为强。”
“所以他是故意把两幅画打碎了再拼接,以达到保留画作的目的?”
小伙点点头。
“其实我手里还有一半,也是这样的,我想着,既然都是真迹,是不是都能卖点钱。”
林江蹙眉,想想自己手里那副画卷的品相,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虽然这算他的一次豪赌了,可能不能赌的赢,还得看另一半画作的品相。
“你为什么要卖这画?虽然已经被你外公弄成这样,可好歹都是真迹,不说市场价值,但从这独一无二的收藏价值,就值得你们家世世代代传下去。”
小伙深深地埋着头,许久抱着脑袋痛苦地说:“我也不想。”
“可是我妈病了,需要用钱。她每天住ICU都要花掉好几万。”
“我还只是个没毕业的学生,学的也是没用的破专业,我甚至连个像样的兼职都找不到。”
“你难道学的也是古玩这方面的?”
小伙子点点头:“学的考古。每天跟教授去挖土,我甚至连请假看我妈妈的时间都很紧凑。”
林江明白了,微微点头,他突然想起,之前高总在他们南和一院投放的助疗慈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