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辖区形势喜人(2 / 2)

加入书签

只要有收益,百姓会加大生产规模扩张,这是一种市场调节,咱们只需要引导,不必干涉。”

秦琪道。

“主公,说起手工业,咱们工坊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仅市场看好,

量也上得去。一年能给咱们带来大量收益,现在的问题,还是缺乏工匠。”

荀彧道。

秦琪摇头苦笑。

工匠问题,自从秦琪到夏口,一直在大力征招,依然满足不了需要。

“文若,工匠问题,看来只能靠咱们自己培养。这个事与马钧、

欧冶车二人商量下。制定一个由老工匠带徒弟的方案出来,徒弟出师后,

几年内必须上交一部分薪水给师傅。否则,没人愿意免费教徒弟,或者说,

不会全部把手艺传给徒弟。这个现象不好,会让很多技术流失在历史长河中。”

秦琪道。

“这是个好的办法,能让各种技术持续传承下去,不会发生一代不如一代的事。”

荀彧道。

“文若,书院这几年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满足咱们需要吗?”

秦琪道。

“基层人才能满足,郡太守、州刺史方面人才,还需要锻炼一下。

我们现在把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安排到县区锻炼,希望他们能在锻炼中尽快成长起来。”

荀彧道。

“这个人才问题是大事,一定要抓好。在县区工作的官吏,连续二年、

三年取得不错效益的,可以给予提拔。另外,百姓的扫盲工作也要加紧推进。”

秦琪道。

“主公,百姓扫盲有些难度,很多官吏不是很积极,都不想让百姓识字。”

荀彧道。

阻力大啊!

百姓子弟上学,一旦寒门子弟成才,会抢了那些大家族的饭碗。

一直以来,官吏基本是由大家族子弟担任,没百姓子弟什么事。

“文和,这个事本官晓得阻力大,但是,不论阻力有多大,咱们还是要坚持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百姓有思想、有想法,才能促使社会发展,文明推进,这是大趋势,我们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秦琪道。

“商业上要给予大力扶持,打通中间一切,确保百姓能买到便宜、质量好的产品。”

秦琪道。

“主公,商业方面,咱们扶持力度够大了,商业税收取10%营业税,其他费用全部取消。在天下间,这是最低的税率。”

荀彧道。

秦琪点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