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入临安深似海(2 / 2)

加入书签

赵过此时心中大惊,世人都说伴君如伴虎,没想到这宰相的心性也是这般无常,也不可以现代人的思路,对这位帝国执政者来考虑,终究还是自己涉世未深,而之前恩主魏王待人宽厚,以致于让赵过对宋朝官吏产生了误判,整理了思路后,也是知道匹夫无罪的道理的。

“相公,学生不敢奇货可居,只是内心一时愚钝,才如此,请相公恕罪,在下身为大宋官员,自当愿意为国朝鞍前马后。”

听到赵过这样说,叶衡也未做深究,但对赵过此人的看法已大为改变,本以为赵过算是可造之才,如今确认为他不过是个纸上谈兵,或有些奇技淫巧之人,已明显有些不耐,由鼻腔中翁声发音,

“恩...既如此,过几日,政事堂便有差遣下来了,听枢密院王淮说,你曾在人前,历数朝廷奸臣当道,盘剥百姓,而且你与那赖文政乃是同乡?”叶衡冷哼哼的说道。

赵过此时已然知晓,自己在叶衡面前已难有出路,说道,“叶相公,学生只是酒后胡言,还望相公明查。”

“无妨,自有老夫在朝中为你转圜,你只需将那“道君天雷”制成,便自有一番前途。”叶衡见惯用手段连吓带哄见效,而赵过已然被拿捏住,又换回那副温和的面孔。

“学生谢过叶相公的照抚,自当竭尽全力,制成天雷,以报朝廷,相公之恩。”

赵过已见识到这位叶相公的脾性,作为后世所磨砺的圆滑的性子,自然也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

“恩,切忌你今日与老夫所说上中下三策,虽是良策,但若随意逢人以此邀功,当有大祸!且待几日,政事堂自有差遣下来。你们的大宗正想是等得不耐烦了,既如此,老夫该走了,”

说完,叶衡不再理会赵过的反应,起身便走,赵过听到叶衡有些愣神,来不及反应只得赶忙躬身行礼。

叶衡他已经得到他想要的,而这朝中本就是利益互换,得到天雷之物,便足以在朝堂获得更大的势力,而请恩平郡王出兵相救,而背后更多的是太上皇赵构的身影。

虽然叶衡本人虽有极大的权利欲,但也是真心想为大宋成就不世功绩。而赵过说的摊丁入亩,金银货币质押,以及创办皇家以及官方商会,

虽从未听人说起过,但从赵过的三言两语的介绍,以及叶衡的理解力,内心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对于目前的大宋,以及叶衡在朝中的控制力,远远没有当初王安石在朝中的影响力,以及皇帝的支持,若是强行推进,仅仅摊丁入亩不仅阻力颇大,还会引来各种势力的反扑,他自己下场也难料。

而赵过此时已然醒悟,尚好自己身上还有些价值,才如此侥幸逃生,自己不过只是一枚各种势力,相互交换的棋子,且看那叶衡虽满口亲近,作为务实型的官员背后就极大的功利性,他前后对魏王根本不甚在意,或许魏王这位失的势亲王的价值,在朝堂各种势力眼中,已然所剩不多,而叶衡得到火器制作的许诺,以及赵过的献策后,心满意足的离开,而接下来的恩平郡王到来,应是来向赵过讨早已划分好的利益。

赵过一个人静静待在侧厅之中,回想刚才叶衡这个老匹夫说道,赖文政叛军背后势力并非太子,那又是何人,魏王存在,便是对太子的储位潜在威胁,不是他又是何人呢,而且那赖老六不也说的那般透彻,赵过思索不得知,

而魏王对自己如此真挚,断不可不救,赵过孤身在临安,感觉寸步难行,还需尽快找到那两个兄弟,张宗益,张敌万,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虽然大内之中那位官家,必会施救魏王,但宋朝的行政效率太过低效,远水救不了近火。

正当赵过苦苦思索解救魏王之法,顿感这繁华的临安府,处处如履薄冰,门外便传那阵熟悉又洪亮的声音,说道,“贤弟,刚才吃得是否腻了,孤带了些江西路的洪州双井茶,且陪孤品茶解腻,哈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