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只在晋江文学城(5 / 8)

加入书签

40;模糊照片。

照片的最角落里,沉沉黑色挤压本就不明亮的光线,黑白遗像被拉花成黑白交织的闪电,却还依稀能辨认出遗像上的人像眉眼。

遗像上的人瘦得颧骨高耸,像长年缠绵病榻后的油尽灯枯,皮包骨的骷髅模样。

但那双眼睛,依旧是明亮且坚定的。

饱读诗书后的沉淀,在自己领域内的自信和从容,气质清雅卓绝,无关样貌。

祈行夜只对比了一眼,立刻肯定,遗像人就是眼前人。

只是眼前的男人比起遗像上的沧桑衰老,他现在看上去,要更年轻。

可那双眼睛……却要清澈干净太多,像刚刚走出大学校园,还有梦要追,还活在理想里。

而不是被岁月和工作磋磨后的疲惫麻木。

祈行夜心弦颤了颤,迟疑着问:“你……在焚烧炉里活了?”

男人闭了眼睛。

长长叹息,疲惫到连说话都是艰难。

男人叫许文静,是大洋科技的研究员,京城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博士。

从入职大洋科技之后,他就一直负责一项国外技术的破解和复制,从组员到组长。青年才俊,前途无量,这些词总是会被旁人用在他身上。

但痛苦只有许文静自己最清楚。

他负责该项目组的三年,身体每况愈下,从一开始的偶尔心律不齐,肌肉酸痛,到后来已经是经常性的流鼻血,心脏绞痛如刀割。

他本来以为自己只是工作劳累熬夜,到越来越撑不住,还是去了大洋科技下属的医院做职工福利的免费检查医治。

数据一切正常。

医生告诉他,是他想多了,幻想自己得病疑神疑鬼,身体才会出现响应的症状。只要多睡觉多喝热水,什么事都不会有。

许文静信以为真,回到项目组继续工作。

可扫地阿姨的一句随口闲聊,却让他起了疑心。

阿姨说,这个项目组存在十四年了,几乎每隔几年就要换一个新组长,组员也会换一批。

“那换下去的人呢?”

许文静没忍住问自己前辈们的情况:“他们都去哪了?”

“死了。”

阿姨轻描淡写:“你没发现,你们组里根本没有老人儿吗?”

一句话,说得许文静浑身发冷。

是啊……怎么可能一个存在了十四年之久的项目组里,一个中年人都没有?

一批批的年轻人进来,又进来,再替换……

年长的人却一个个死去。

许文静失魂落魄。

回家时,却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好像,有人在尾随跟踪他?

他慌忙跑回家喘着粗气向外望去,却什么都没看到,大门猫眼外的走廊空空荡荡,楼下路灯的街面也空无一人。

接连几天,他都有这种感觉,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他。

他不堪其苦,向朋友倾诉,朋友安慰他是压力太大产生幻觉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么和平,怎么可能会有那种事?是你多想了,你这种情况啊,叫被害妄想。”

朋友担忧:“要不你去看看心理医生吧,别是抑郁症什么的。”

心理医生也只会说临床上看没问题,让他开心点,压力不要太大。

“只是工作太繁重导致的应激综合征,别担心,那都是你自己吓唬自己,绝对不可能有人跟踪你监听你想要杀你的。”

许文静干脆住在了公司,避免外出。

可没过几天,他偶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扫地阿姨了。

另一人轻描淡写:“死了,尸体都早就烧了。”

因为是工作中猝死,大洋科技赔了阿姨的儿子几百万,还专门成立治丧小组,全程陪同儿子料理阿姨的后事,连墓地都准备好了,体贴又人道,感动得儿子泪水涟涟,哽咽说,大洋科技真的是好公司。

可许文静只觉得浑身发冷。

他不再寄希望于任何人,自己在实验室无人时自己抽血检测,利用自己的学识对自己进行检查。

最后出来的结果,却是鲜红到刺眼的不明数值。

……倒是和项目组里一直研究的血样,曲线一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