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少年侦探团(3 / 4)
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南雅彦是位很大方的人,并未对他的冒犯而生气。
而是很自然的说:“这种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所有人在只听过别人的描述时,都会在心底构建出一个印象的,只能说幸亏形容我的是褒义词对吧?”
渡边泽楞楞默认,毕竟像什么用词锐利、使人觉醒之类的词语在文坛是个好词了。
文人墨客众多的文学界中,可不讲究像世俗中什么互相夸赞来讨好别人。
在文学界中只讲作品,只认文字。
就算是政府高官写得忧国忧民之类的文章,只要写得差劲就会被语言锋利的编辑们作家们讥笑。
才不管什么对方地位高,什么给不给这人面子。
哪怕是得了枫叶赏文学奖的作家们,一些眼光高的作家编辑们甚至还会骂对方这里有问题,那里有毛病。
这样的完全没有任何对于作品的偏见而是实打实的用词描述已经是非常中肯和欣赏了。
这位雅彦老师继续说道:“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对对方定下标签。有什么小气、卑鄙、恶毒之类的负面词语,哪怕就算是别人没有和这个人所接触,内心依然下意识的给对方贴上这样的想法。”
“还有什么褒义的词类比如好人、善良、勤奋……但其实事实上这些词只是在形容别人对自己有用处的时候。如果你对我有用,那么你就是我的好人*。用好人这个词把对方裹挟住了不是很卑鄙么,要别人来回应自己的期盼。每个人不可能对所有人都是有用的,是所有人的好人。”
“有些时候我们不应该思考一下,去掉这些标签去看人吗?只有放下内心的偏见或者是期盼,去亲身与这个个体相处,我们会发现好人没有那么好,坏人也不一定是坏人。”
这以平淡口吻说出的话却足以令渡边编辑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在开车把南雅彦老师和他带着的几个小朋友送到编辑部后,这段漫长时间过去后他的思维仍然被禁锢在这番话里。
这些承载着特殊观点的每句话,无论从哪里试图来找到漏洞进行否定都无法否决。
甚至思考到了最后,他自己开始怀疑了起来。
渡边泽从来都是一个“好人”。
无论是时代的老师同学,工作后的之后的同事、自己手下的作家们无一例外都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这是关于他的标签。
渡边编辑很乐意扮演这样的角色。
除了这次回家照顾母亲时,母亲无意间说:“孩子啊,不要活的太累了,不用事事都迁就其他人,偶尔任性一回是没关系的。”
当时他听着这话只感觉到茫然。
“累?”
“为什么会累?”渡边泽困惑着说出了这样的话。
母亲只是无奈摇摇头,任凭他如何追问都再不语……
他应该是很开心很积极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才对吧。
每个人都是这样说的,难道不是的吗?
渡边泽举起手,看着手心里那块大规模的烫伤印记,这片皮肤与其他位置截然不同,狰狞丑陋也不平整。
这是小的时候不小心被同学压到烧开的热水壶上导致的。
同学向他道歉:“对不起,能不能不要和老师报告?你是个好人。”
他当时是怎么回复的呢?
记忆早已经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模糊,只能记得小时候的自己忍着痛说没关系,心里却好痛苦好想哭出来。
渡边泽孤独地站在门口,打开山寺编辑递给自己没有阅读的书刊,翻到雅彦老师的页面,仔细阅读起来。
***
田丸主编的汽车刚刚驶到私人庄园门口就被警卫敲窗要求下车步行。
他眼神复杂久久凝视着这座繁复而华丽的庄园。
西洋式的花栏雕刻着精美的纹路,各色罕见的花卉被栽种在花园里,后方是一座喷水镂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