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2 / 4)

加入书签

电话。别怕麻烦,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大家温暖目光的注视下,云归再次提起笔来。

这还是来到此地以后,云归第一次使用硬笔。

所以她写下的这两个字……

怎么说呢,是她的师长看了,会当场掩面而泣,直愧师门不幸的程度。

倒是其他人一脸的理所当然,刘护士甚至还鼓励云归,握拳给她打气:

“没关系,写字不丢笔画就已经很棒了,你真厉害!”

大家也纷纷投来赞赏的眼神,甚至在喻妈妈的带头下,热情洋溢地给云归鼓起了掌。

“啪啪啪啪啪啪啪!”

“厉害啊,都会写字了!”

“这字写的真好,横是横竖是竖的!”

云归:“……”

痛苦闭眼。

可能,这就是此方世界里常常提到的,社会性死亡吧。

***

数日后,恒朝,暨云城

城墙之下,一场围城的攻守战,正在焦灼地进行中。

韩燧石的兵马撤退以后,城中百姓兵卒无不欢欣鼓舞,但太守却并未因此露出欢容,反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他把秦少羽将军唤入自己的书房,长谈了许久。

没人知道他们这场谈话的内容。

但那场对话结束后,秦将军却重新组织军备,用先前守城时一样严谨的态度,督促百姓多久屯粮米,安排士兵严密守备。

……为什么?

有士兵忐忑而惶恐地询问秦将军,难道短时间内还有第二场仗要打?

这个问题,最终由某个哨兵风尘仆仆带回的消息作为答案。

“韩燧石,他把后军改做前军,又杀回来了啊!”

在冀州范围内,暨云城并不算一座大城。

它只是地理位置生得极好:背倚乌山,面朝暇水,是欲入青州前,兵家必争的一处关隘。

但纵有天时地利,也未尝比得过人多势众。要知道,韩燧石可是号称带着四万大军浩荡南下!

“没有那么多。”秦将军说,“四万人里,至少两万都是民夫。”

“那也是两万人啊。哪怕是两万头猪放在那里不动,杀都得杀好几天呢。”有偏将焦虑地搓着手指,“咱们能请袁公再度相助吗?”

“袁公若是想管,之前就不会任由韩燧石围城三月了。”

“韩燧石来者不善,加速行军,不日就将抵达……我们呢,我们有什么?”

一向端肃严整秦少羽,极其难得地讲了个冷笑话。

“我们有女郎君吧……大概。”

“……什么?”

“我说,”秦少羽回过神来,“韩燧石带领四万大军南下,至今已经快五个月了。他们的粮食,还够吗?”

同样一个问题,十日之前,曾被云归用更加冷淡笃定的态度指出。

——“父亲,倘若韩燧石听了袁公的话,就此撤兵,那也罢了。但如果他们不肯撤兵,短短几日内就卷土重来……态度如此急躁,他们在焦急什么,担忧什么呢?”

凡是打过仗的人都知道,两军对峙所拼的,一曰后勤,二曰军心。

而后勤的丰厚程度,正与军心密切相关。

不是每个将领都是天赋秉异、极具人格魅力的传说人物。

士兵们每天关心的,也不是能否立功著勋,而是能不能吃顿饱饭、能不能在这一仗里获得足够的奖赏和财帛,将它们寄到后方的家里去。

在冷兵器时代,如果一个军队吃不饱饭,那就意味着,它即将面对且不限于:溃逃、哗变、倒戈、炸营……等等异常状况。

大军重新组织反攻的理由可能有很多,秦少羽只是列举了他最希望的猜测。

但盘踞在时间的维度上,手握恒朝史书,云归却能笃定地下一个结论:韩燧石已经快没粮了。

一般的围城战,打到最后,要么是守军坚持不住开门献城,要么就是对方后勤供应不上,兵疲马乏,无奈遁走。

韩燧石想极力避免后一幕发生。所以,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攻破暨云城,获得补给。

但如今的暨云城,早有准备。

“都听我说。”

秦少羽敲敲桌面,吸引了七嘴八舌,正争成一团的其他偏将的注意。

“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