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十九章(2 / 3)
逝世前,是否知晓过主簿的背叛。”
牧老教授也捧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无论当初发生过什么,都已经化作青史里的一行铅字,我们只能在故纸堆里拼凑出曾经的故事。”
“——这倒不一定。”
顶着牧老教授疑惑的眼神,云归笑得有些俏皮,眼中甚至闪烁着小孩子恶作剧般的亮晶晶光彩。
“暨云太守不擅政事,许多大事小情,都由主簿代为打理。而我一直想知道——如果接管暨云城的主簿不是陶秉,而是段夫人,那会怎样呢?”
“段夫人?”
牧老教授只诧异了一瞬间,便反应过来:“哦,你是说云松之的妻子,段璟娘啊。嗯,不错,她也是当时名噪一时的人物了。”
*
还没有抵达暨云城下,遥隔十数里的距离,车队就看见了那面仿佛遮天蔽日的巨大水晶。
“夫人您瞧,这就是授人农经的‘天镜’了。”
马车里,婢女跪坐在门口,半卷起锦缎的车帘,露出远处的湛蓝天幕,还有平铺在云海之下的黑色水镜。
婢女用一种欢欣的语调说道:“人人都言,是太守仁德过人,治下有方,这才打动神农,令仙人为人间传经呢。”
闻言,那位被唤作“夫人”的女子并不见欣喜之色,只轻轻一抬手,示意婢女将车帘落下。
她头挽高髻,上身穿着交领小衫,广袖垂膝,下裳则是一条丹碧纱裙,宽阔的裙裾以金银双线交错纹绣,在自然光线下,整条裙子如同星河般熠熠生光。
论容貌,这位夫人不过清秀而已。然而当她睁开眼时,那股洗练而睿达的气质,却压过身上妆点的所有金玉。
这便是河下段氏的次女,当今著名的点评家、书法家、段璟娘了。
面对婢女的恭维,段璟娘唇角微微一动,笑意有些疏离。
她淡淡道:“天子少智,四海生逐鹿之心。纵然神农再世,若无有熊氏携手,能胜涿鹿否?”
有熊氏,是黄帝的别称。逐鹿之战,则是当年炎黄联手战胜蚩尤的那一仗。
段璟娘的态度很明显,也很悲观。
——人人都知道,当今天子是个傻子。
在诸王心思不纯,异族蠢蠢欲动之际,不要说神农传下农书了。
哪怕是神农带着他的水晶肝肠重活一回,若没有黄帝的部族与之联手,又岂能再次赢过蚩尤,夺得涿鹿之战的胜利呢?
除非那天上的存在另有打算。
面对这如同釜沸的世道,一本农经可救不得天下苍生。
直到马车车帘被重新放下,这支装潢华丽、人数众多的车队才重新启程。
整支车队从头到尾足有近百骑,要想通知整队上下齐齐停下脚步,至少也需要一炷香的时间。而他们这般周折地停下,只为了段璟娘想要掀开帘子,往不远处看一眼。
要问为什么不在队伍行进时掀开帘子?
段璟娘:那样扬灰。
车队驶入城门,最终停在太守府门口。仆役正要进门通传,便被段璟娘带来的部曲摁住。
仆役见势不妙,不敢再动,讨饶道:“夫人归府,小人只想传报太守,并无他意啊。”
段璟娘款款步下马车,不疾不徐地看他一眼。
“若令你入内报信,知晓我来的消息,岂知太守不会后墙逾走?需拿住尔等,才好行事。”
她长眉一挑,慢悠悠道:“我也不独拿你。”
果然,段璟娘一路长驱直入,凡是遇见的仆人,全都当场摁住。
由于要养兵,云家几代人就没有富过的时候,就连云松之这个太守,日常起居也很清简朴素。
段璟娘命身边人遇见一个捉一个,没过多久,就实现了整座太守府的“光盘行动”。
这些被拿住的仆役,一人发了三尺绢,放了半天假,都被撵出去玩了。
等书房里的云松之察觉不妙,为时已晚,连人带门都被段璟娘堵住。
云松之:“……”
段璟娘冷笑:“我早料到府君想跑。”
云松之喉结滑动一下,额头已经见汗:“夫人、夫人远道而来,何不入内休息一下啊。”
“何必叙这些闲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