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26(3 / 5)
两位数的加减乘除法。账房先生们的进度要快一些,小孩子们,教完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后,刘子岳让朱修林把九九表写在木板上,让小孩子们背,中午前能完成目标的就额外奖励一块西瓜。
激励制度很好使,小孩子们干劲儿十足,甚至连左边回廊的小孩子记住了十个阿拉伯数字之后也跑了过来,问陶余他们能不能背九九表,背熟了有没有奖励?
几个西瓜,平王府还至于吝啬,这事不用向刘子岳禀告,陶余便自己做主答应了。
小孩子们更来劲儿了,学习劲头比前一天还足。
原本心里还有些抵触这种新的记账方式的账房先生们见状,心里也骤然升起了危机感,他们不愿意学,有的是人愿意,别回头被几个孩子给比了下去,那就丢人了。
于是一个个也卯足了干劲儿,认真学习起来。
第二天的学习效果极为喜人,比第一天进度快多了。
刘子岳非常满意,还让厨房做了些小点心给他们吃。
第三日,刘子岳开始教账房先生们表格和新的记账方式。
账房先生们有算数的基础,并不需要像小孩子们那样从最基础的算数开始慢慢学。他们要做的是熟悉数字,将脑子里惯常用的繁体数字改成阿拉伯数字,这个习惯天天这样集中教太费时了,还不如让他们每日在工作中去习惯适应。
但小孩子们的学习刘子岳并没有就此撂下不管。
最初他教小孩子们只是顺带,也没有长长久久耐心去做教书育人工作的打算,可既然开了头,那就不能半途而废。
刘子岳琢磨了一阵子后,将此事交给了账房先生们。
六名帐房先生,轮流来教这些小孩子们基础的算数,每次半天,六日一轮。起初是加减乘除法,后面是打算盘,再到后面开始教各种记账的方式,如何用表格来记账。
这一教就是一个多月,几乎是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将内容都教了一个遍。
至于效果好不好那就不得而知了,搁到后世,若是系统的教学,得小学一二年纪,花个两年的时间来学习,但古代这条件,就是刘子岳愿意,孩子们的父母定然也是不愿花这么长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的。
好在都不是很难的东西,而且在做账房先生前,不少先要去铺子或是账房先生名下做学徒,还有大把的时间学习。
不过刘子岳为了验证一下他们的学习成果,还是在平王府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考核。
题目很简单,让当天轮值的账房先生在木板上出了二十道题目,加减乘除各五道,限定在一百以内,然后还有一个打算盘的现场考核。
出乎刘子岳的预料,这批孩子中有三个孩子表现得很优异,全做对了,刘子岳让陶余将名字记了下来。
这种无论是对数字很敏感,又或是私底下很努力学习的孩子,都很适合做候补的账房先生,以后有了空缺,就先从这三人中选。
***
冉文清一开始觉得刘子岳就是无聊了折腾,找点事做,但一个多月后,他发现了用阿拉伯数字记账做账目的妙处。
首先是账本变薄了,半年一尺高的账本换成阿拉伯数字和表格之后,厚度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查账的速度快了许多,一旦适应了数字,看账目一目了然,只扫几息,一个月的开支、盈余都一清二楚,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边看边拨算盘,还要一边在脑子里记。
原本六个账房先生还有些捉襟见肘,这改用表格之后,仅需一半的人手都可完成原来的工作,账房先生们也轻松了许多,尤其是账册统一印刷,只需要他们填写数字之后,账房的工作就更轻松了。
当冉文清抱着新整理出来的账册递给刘子岳时,态度完全不同了:“殿下从哪里习得的这种方式,果然快捷方便了许多。”
他就知道没人能抵挡住表格的诱惑!
刘子岳微微一笑:“以前在宫中不小心看到的闲书上记载了这种数字,好像是从天竺还是西边传来的吧!”
宫里藏书丰富,但距他们太远了,冉文清即便想看看那本原著也不可能,只得轻叹一声作罢:“若是能看一看这本书该多好。”
刘子岳笑笑岔开了话题:“冉长史今日带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