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051(3 / 7)

加入书签

单了。

忙活了一通,这次去南洋,船队总共带回来了六千两黄金,三千两白银,还有十五箱香料,两箱子宝石,五箱子珍珠。此外还有一些南洋独有的特产,比如精美的贝壳打造的饰品等等,价格虽不如前面几样,但也非常不错。

金银珠宝收入了府库,香料和这些特产,池正业准备若是有人出合适的价格就卖了,若没有等下次再去京城或是江南的时候,再带过去。

这些东西带到北方,价格会更高。

远洋贸易果然赚钱,这一趟赚的银子比上次池正业去京城那一趟还要多不少,难怪公子要派黄思严他们南下呢。

他将核对好的账本递给了刘子岳。

刘子岳简单看了一下,放到一边说:“黄思严他们辛苦了,让他们休息一个月。然后准备下次去南洋的货物,这次多备一些,大致要备些什么货,你与他商量,下半年再出海。”

主要是夏季多台风不那么安全,刘子岳就准备拖到下半年再说。

池正业是个物尽其用的人,他说:“下半年会不会太久了一些,公子,咱们的棉布白糖最近又出产了一批,左右黄管事他们也是要去江南采购丝绸茶叶等物的,不若让他们带一批货去江南售卖。江南价格比广州更高一些,也可多卖些银子。”

刘子岳没什么意见,摆手道:“你们看着办吧。”

论做买卖,怎么赚钱,池正业比他更精通。

池正业高兴地点头:“那小的就去办了。”

他得催催兴泰那边,赶在三月前出一批货。

池正业自从来了广州接受了刘记的生意,很快就找回了以前的感觉,混得那个如鱼得水。

刘记商行背靠连州知府,连州知府大人可是京中陈大人的门生,在广州没人为难他们。刘子岳又是个不管事的,除了每个月看看账本,其他几乎什么事都不管,极为信任他。

所以他这个池管事的名声极大,广州谁不知道要想跟刘记做买卖,找刘七公子都没有找池管事管用。为什么?因为刘七公子也经常说,“这个啊,去找池管事吧,他负责的”,久而久之,大家有什么事都会先找池正业。

***

太子派出的使者是东宫一个不怎么受重用的幕僚庞仕。

庞仕快四十岁的样子,有点胖,留着山羊胡,屡试不弟,考了几回都没能中进士,最后托了关系,进了东宫混口饭吃。但太子的幕僚何其多,他没有很强的人脉,也不是特别会做人做事,因此一直不受重用。

这次听说太子要用一个商家。

不少幕僚都嫌去南越太远了,而且这个任务也是个很简单,手到擒来的小任务,立不下什么大功劳,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去。

庞仕不嫌弃,赶紧主动站出来接了这个任务。

他想着,只要办好了这件事,以后少不得要在这个刘记商行和殿下之间传话,哪怕太子殿下不是回回都召见他,但一年能单独召见个两回,那也能在太子面前露个脸,表现表现,以后才能慢慢受太子重用。

一路风尘仆仆,中途换了两次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赶到了广州。

当脚踩到结结实实的土地时,庞仕大大地松了口气,船上的日子对他这种几乎没怎么坐过船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受了。

带着随从进城,他找了间客栈住下,稍作休整后,便让随从出去打听刘记商行。

次日,他换了身衣服,亲自登门拜访。

池正业听到下人的汇报,挑了挑眉:“哪里来的?京城?”

“对,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派头很大的样子,说是有要事要找七公子商量。”仆人如实汇报道。

池正业觉得有点奇怪,照理来说,要找也是到处寻山岳商行才对,怎么来找刘记商行了?刘记商行从未在京城露过面。

不过来都来了,那就见见呗。

他对仆从说:“带到花厅,我处理完手里这点事就过去。”

等忙完已是半个时辰后,池正业赶去花厅。

庞仕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脸上隐隐带着不悦,上下打量着池正业,目光挑剔不满:“你就是刘记商行的刘七?”

池正业笑眯眯地坐到主位,笑着说:“我是刘记商行的主事,鄙人姓池,大家赏脸,喊我一声池管事。不知这位先生是?”

庞仕越发的不满:“这就是你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