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陈光甫(2 / 5)

加入书签

绝对就是紧缩。

粮食价格下降的一个好处就是大幅度拉低了其他资源和商品价格,商品粮和工业用粮的数量增幅很快,国内食品工业的规模也是随之高涨,老百姓也不再仅满足于吃饱,而要进一步的追求吃好穿好住好,旺盛的国内需求就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纺织业、房地产业、畜牧业、果林产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对于整个一战之后的国际情势,中国的整体税率是比较低的。市场经济行为也非常的繁荣,现在情况和中国截然相反的就是日本。它的税收水平太高,国民收入低,内需市场也就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况。

日本的经济情况还是很简单的,它就是利用高关税、高税收和低收入、零福利的优势来维持国家财政的竞争力,国家财政倒是可以和欧美列强、中国相抗衡,但从长期来说,它这种政策就必然要导致军国主义的崛起和称霸。

如果说唐绍仪内阁是帝国奠定工农业经济基础的十年,欧阳赓内阁就是帝国追赶欧美经济水平的十年。在过去的七年里,帝国农牧业水平和欧美的差距从漫长的七十年缩减到十年,工业水平则和欧美基本保持同步,特别是在电气工业等新兴产业领域,帝国在一些特殊领域如电动机、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网、焊接技术、冲压技术、专用机床、电子工业、冶金工业、飞机制造业等已经处于部分领先水平。

即便是在教育领域,帝国和欧美的差距也在快速缩小。

宋彪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将内阁上半年的政府报告翻阅一遍,感到操劳和疲惫之时。心里也是颇为欣慰,更值得庆幸的是帝国中央财政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危机的准备,经过上半年的逐步调整,中央储备局大幅度减持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证券资产,部分资产以美元的形式存储在中国通商银行旧金山分行,一部分转入欧洲市场持有法郎和法国债务。其余则兑现为黄金,用于增加本国央行黄金储备。

欧阳锡的财政报告有过于严谨的专业倾向,很多用词和专业术语的具体作用对宋彪而言还是有些陌生,小睡到第二天上午,宋彪就先让人将财政大臣欧阳锡喊过来。

这些年间的欧阳锡早已是帝国之中最有实权的内阁大臣。控制着帝国的经济命脉,他所领导的财政部虽然没有造血的功能。却如心脏一般保证了帝国的正常运转。

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不仅是万能的,还是最重要的必须品,就如同人的血液一般。

比之往年,人到中年的欧阳锡也明显发福许多,历经仕途磨砺,为人办事也比过去稳重老练,时隔半年才有机会再觐见皇帝,他显得格外慎重,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西装,打着金色的斜格领带,走进办公厅里毕恭毕敬的向皇帝躬身行礼。

因为起来的比较晚,宋彪刚用完早膳,正在用黑色墨水的钢笔在财政部的报告上将那些不是很清楚的词句都勾出来,见欧阳锡已经到了办公室里,他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就示意欧阳锡坐到他对面谈话,自己则让人换一壶热茶。

等欧阳锡坐下来,宋彪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新沏的热茶,回味片刻才道:“关于你和张康仁之间是否增持白银资产的争议,我这段时间一直没有过问。我的观点很简单,不管你们谁对谁错,既然你是财政大臣,这种事情自然还是要由你来负责,因为最终的责任人也是你。所以在这里,我也不想听你关于学术和专业上的那些解释,我只想知道你是否坚信帝国不应该增持白银资产?”

欧阳锡当即斩钉截铁的答道:“回禀陛下,无论发生任何事,白银资产都不可能回涨。自我国放弃银本位以来,世界白银价格已经从过去每盎司1。71中圆下滑到了0。82中圆,兑金价也从22克比1克下滑到43克兑1克,即便如此,没有我国支撑,白银价位就只能是继续下滑。如果世界经济持续好转,白银价位会稳步下滑,如果世界经济恶化,白银价位还会进一步的大幅度下滑。保险起见,储备黄金才是我国不变的金融政策。”

宋彪微微点头,其实心里也是不置可否。

大萧条之后的白银价位到底是高是低,他也不清楚,但欧阳锡说的有道理,不管怎么说,增加黄金储备才是近三十年内的王道,考虑美元已经不可能形成世界霸权的前提下,中国增持美元是扯淡事,只有增持黄金才是唯一选择。

宋彪大致考虑了一段时间。继续将手中的财政报告拿起来核对数据,这才再和欧阳锡问道:“按照财政部的呈报。如果核算特殊储备,帝国现在的黄金储备已经超过四千五百吨,约合60亿中圆?”

欧阳锡谨慎的答道:“回禀皇上,确实如此,在过去半年中,英美黄金储备都有明显的降落,而法国和我国的黄金储备则呈上升趋势,按照我国实际货币发行总量计算。我们的货币准备率在10%的水准,这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最高水平,但在名义上,我们不能确认这一点,也未对外公布我国准备的黄金储备,以避免外国投资机构增持我国货币,导致我国货币出现金融紧缩。英镑和美元的流通总量大。主要原因就在于这是世界性的流通和贸易货币,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