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薛定谔的小妹(2 / 3)

加入书签

二叔经过特殊训练,再好笑也不会笑,除非忍不住。

其他人笑得没有韦良渚那般疯狂,但也都笑出了电钻声。

翠裙少女看着这一大家子,笑靥之中却略有悲凉,“我的家人在哪?他们又是谁?为何我完全想不起来?”

“二弟,你的那首《望岳》真是绝妙,我怎么没见你以前写过诗?”韦良渚突然换了个话题,这也是他最为感兴趣的,顺带帮二婶解围。

韦凌云早知有此一问,解释:“写诗光努力不会有大作为,还是要有些天赋异禀,我正好有,外加我平常私下里其实没少读书的,机缘巧合下一来灵感,思如泉涌,侥幸做首好诗也不奇怪吧?”

闻言,韦良渚感慨地夹了块鱼肉入嘴,“确实需要天赋,可我偏偏缺少,早知道你就应该跟我一起学文了,或许现在都已是安阳书院山长亲传弟子。”

“亲传弟子?太高看我了。”韦凌云眼皮跳了跳,心道:“我只是个唐诗宋词的搬运工。”

“大哥,你现在还是学子境吧,大概什么时间能突破?”韦凌云巧妙地转换话题。

韦良渚走的是儒家修行之道,就读的安阳书院是儒家体系第八境立命境儒士创立,距今一万一千多年了,那时候还是大晟王朝统治的年代。

安阳书院乃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圣地,它的超然地位可不仅仅是开派祖师是立命儒士更重要的一点,他是悠长历史变迁下唯一完整继承儒家修行体系的大靖书院。

学院每十年举行一次儒林大会,天下儒道强者皆会前来,晋升至立命境的儒士将被学院永久记录封号,从此扬名天下。

打个比方,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少陵野老”便可作为封号永久记录于学院昊天大殿。

立命境乃成圣之基,天下无可成之事,需要立一个伟大的志向,完成并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才能进入下一个境界:归真。

立命需在昊天大殿进行,所立之志由昊天上帝监督,如有违背,修为尽毁。

上面的当然是后话了,韦良渚和韦凌云等人自然对此一无所知,境界不够。

但儒家初境学子境他们还是略有所知的。

学子境,初学开窍,明事理,不擅战斗,能用精神力去感知周围,不过距离十分有限。吸纳天地言灵法则之力,于眉心和精神力互相交融凝聚气旋,时机成熟便可晋升才子境。

“暂时没有迹象,师长说要多读多背,才能更快地吸收天地言灵法则,早日凝旋。”韦良渚语气有些落寞。

“学子境是怎么修成的?”韦凌云问:“才子境不同吗?”

韦良渚思索,“学子境要求将天地灵气异化,凝聚其中言灵法则之力,于眉心和精神力等比例交融,凝聚出完整气旋。当然也要熟读圣人经典,化为己用。届时自有突破之感。”

熟读……化为己用……前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后者主要靠悟性,是为日后的“言出法随”打基础?韦凌云若有所想。

这点与武夫的炼体境相差不多,耗用大量时间强筋炼骨,锻磨精神,也起着打基础的作用。

“才子境也相差不多吗?”韦凌云实在不明白。

韦良渚不紧不慢地剥虾,斟酌着说:“才子境儒生记忆超群,过目不忘,明眸夜视。眉心内言灵法则与精神力高度相容,化作液体,呈无规则游离状。修习五行、六道。此境已能用精神影响周围,拥有一定战斗力。”

似乎要吸收天地更多的言灵法则之力于己身,可五行、六道似乎又要去领悟些什么?

前者完全是机械的,后者则活泛很多,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全凭一个悟性,而且绝不是常人能帮助的,是要悟出完全属于自己的道。

韦凌云不假思索地想着,认为儒家修炼体系一定很折磨人,有些人甚至连学子境都永远不能突破。

哪怕悟性好的,若要修行到高境界,也无异于让一个傻子考上清华大学。就比如大哥虽算不得智力残疾,可如今都18了,修为仍然卡在学子境动弹不得,战五渣一个。

“大哥,你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气旋凝聚?”

韦良渚睫毛微垂,摆了摆首,不再在此多言,换了个话题反问道:“我未知你出事的四天前,书院早已流传你的《望岳》一诗,莘莘学子被彻底打击到高傲的心,深感大靖文坛没落,羞愧自己思想的僵化。师长借机要求我们写劝学对联一幅,以鼓励学子敢于革故鼎新。师长和众学子将一起从这些对联中挑出一副,刻于院门外立柱之上。”

语罢,韦良渚有些苦恼。

蓦地,毒嘴大王韦若曦缩着脖子,又一次语出惊人:“大哥不善诗词,擅八股,是死脑筋。”

韦良渚狠狠瞪了她一眼,我想杀了你,你这个长舌妇,你不明白你在玩一种很过火的东西吗?

韦若曦把嘴里的东西赶紧吞了下去,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

韦大郎确实是死脑筋,完全是学八股文学多了,八股文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