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代父出征(1 / 2)
冷颜心想,你还能有什么好消息?不要以为你对皇后说了暂时不要侍寝的事情成功了啊,你是高兴了,我可麻烦了。
“不听不听。”冷颜趴在石桌上做缩头乌龟。
“为什么不听?”君皓弯下腰俯在冷颜耳边:“绝对是个好消息,你一定会很喜欢。”
“是你自己喜欢吧?”冷颜猛然一抬头,君皓没防备,差点撞到鼻子,赶紧跳到一边:“我当然喜欢,难道颜儿会不喜欢?我还以为你和冷锋一样盼着上战场去杀敌呢。”
“凭什么你喜欢的我就得喜欢啊?”冷颜叫道,忽然觉得不对,上战场?杀敌?
见冷颜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君皓得意地“哈哈”一笑,傲气十足地说:“怎么?惊喜吧。本太子殿下要亲率大军直奔边关,彻底打败临海国,让所有国家都知道大盛国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冷颜没想到君皓说的是这个好消息,她做梦都想上战场,和父亲哥哥一样为国杀敌,只是从来没有这个机会。君皓的话说得冷颜眼睛都亮了起来,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了脑后,现在她最关心的是这个好消息和自己有没有关系。
“我是不是也一起去?”冷颜有些激动地站起来,仰头看着黑暗中君皓那双如同星辰一般闪亮的双眸。
“你是我的太子妃,当然一起去。”君皓甚至幻想他与冷颜并肩作战,那种生死与共,同仇敌恺的感觉一定很美妙。
从摄政王府回来,皇上就召君皓去见他,这次因为黎贵妃要守护着君曜不在,父子二人谈起话来要轻松的多,即使谈的是战争。听到君皓说摄政王伤势不轻,不是一时半会能休养得好,皇上眉头深锁。
“朕知道最近临海国节节败退,眼见我大盛国气势正盛,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要是按照摄政王原先的计划,大有可能一战结束这场战争。可惜,可惜,如果朕不是身体不争气,能御驾亲征,必将大大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赢得胜利。”皇上看着摊放在桌案上的两国军事地图扼腕叹息道。
君皓看着地图上的圈圈点点重重叠叠,都是两国在这几年里,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的拉锯战里不断失去又夺回战略要地的标记。一股豪气在他胸口涌动:“父皇,当年你和皇叔打天下的时候是多大岁数?”
皇上打量了君皓一眼:“当年我们东征西讨时,摄政王和你的年龄差不多,正是英雄出少年,无论是战场厮杀,还是作战谋略,他都在朕之上,令敌人闻风丧胆。那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待嫁女子倾心于他。”皇上似乎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君皓提醒道:“父皇。”
皇上回过神来,拍拍君皓的肩膀:“转眼朕的皇儿都已经到了这般年纪,只是锦衣玉食,哪里比得上当年朕与摄政王打天下那时候吃得了苦,打得了仗?”说罢,皇上摇头哑然失笑。
君皓从来还没有被人这样瞧不起,至少没有人当着他的面敢说这样的话。如今皇上说出这话来,他又气又恼,却是无法辩驳。刚才那股豪气夹杂了一股强大的热血冲动,君皓冲口说到:“儿臣愿代替父皇和摄政王带兵出征,虽然儿臣不曾上过战场,但决不是贪生怕死之辈。父皇和摄政王当年这般年龄可以做到的事情,儿臣自信不傻不笨也能做得到,何况今日大盛兵强马壮何惧之有?”
皇上见君皓雄心勃勃,十分赞赏地将他好好夸奖了一番。令君皓更是信心暴涨,仿佛只要他亲临前线,这仗是稳赢不输的了。
第二日早朝,皇上很意外地亲临。大臣们一个震惊还没完,君皓又说出自己要亲自带兵出征,这下朝堂上可像开了锅的水,翻滚起来了。赞成的,反对的,主战的,议和的,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皇上以自己和摄政王差不多年龄就打天下为例,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君皓带兵出征,理由是身为太子不应只是高高在上,坐享其成,为国出力,征战沙场方是男儿本色。
反对派则认为,两国战争是一件非常严肃不容有任何闪失的大事件,太子根本没有任何带兵作战的经验,将兵权交给他,简直是视战争为儿戏,枉顾数十万大军的性命。双方展开了绝不亚于贴身肉搏的激烈辩论,谁都说服不了对方,三天下来也没个定论。
后宫似乎与战争没有什么瓜葛,一片平静下却是外人看不见的激流暗涌。皇后听说君皓主动要求上战场,如同晴天霹雳,急得天天去皇上的寝宫商议,希望能说服皇上更改心意,在没有定夺前,另选主帅。皇上却认为这是锻炼君皓的大好机会,既然胜局已经显露端倪,趁这个机会让君皓立下战功,日后在群臣面前才能树立良好的太子形象,赢得大臣们的信任支持。
皇上的话也不无道理,毕竟君皓这个太子个性顽劣,野性十足,拥护者并不太多。皇后一方面担心君皓的安全,一方面对皇上的说词也很心动,如果真是像皇上说的那样,这场战争大盛胜券在握,且君皓去了只是起到安抚军心的作用,并不需要他亲临战场上阵杀敌,只呆在安全的后方,那么,也许此行可以冒险一试。
同样持反对意见的摄政王易辰,在听取了君皓转述皇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