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孤儿寡母(1 / 2)

加入书签

冷颜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取了披风披在身上,靠在坐垫上,幽幽道:“听说这次我们带出来的赈灾物资与往年相比虽然要多上两成,但是这一路所经之地呈报上来的灾情比往年也要严重的多。”

这还是冷颜首次主动开口和君皓说话,他坐直了身体,认真地回答:“对,现在行程过半,银两物资也分发了一半,前面两处有可能溃口处,也妥善处理了。再行数日将抵达青禾城,那里是历来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有两处往年曾经溃口,百姓死伤无数,听说今年形势更为严峻,是我们此行的重中之重。把青禾城的灾情稳住了,这次赈灾也就差不多功德圆满了。”

这些天,君皓并没闲着,一直在查看各地的灾情呈报奏折,和山川地形图,对灾情心中已经了若指掌。

“我是说,已经走过的那些地方,领取了赈灾银两物资的,从州府的官员,还有我询问过的那些灾民,都表示,只要节省着点,足可以支撑到秋收时节,那时候这灾荒才算是真正过去了。但是,你就没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冷颜说着,并不去看君皓,眼睛又转向窗外。

夕阳已经西沉,收敛了耀眼光芒的太阳红彤彤地趴在地平线上,似乎还舍不得离去地挣扎着,将最后的光亮洒在大地上,田野,山丘,草地,行进中的车马,路边的灾民身上全披上了橘黄色的光彩。

而这带着暖意的光,透过竹帘的缝隙,细密地一道道照进了马车,印在冷颜和君皓的身上,使得马车里的两个人表情都朦胧起来。

君皓哼了一声,也靠在软垫上,微眯起凤目道:“往年的赈灾银子物资,听说下面总是叫不够,这次我感觉倒不明显。不过那时这些东西有六成都拨到了青禾城和附近的几座相连小城上,但这一片河堤依旧溃口,灾民依旧流离失所,据说还是因为赈灾的银两不够修筑河堤,不足安抚灾民所致。不知道我这个太子亲临,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看来两人的想法是不谋而合,年年赈灾,年年灾,这未必全是天灾,只怕人祸的可能性更大。

君皓心中早有疑惑,现在冷颜提出来,他想知道她有什么好的提议,不待他开口,只听外面一阵悲怆的哭叫声传来。

“冬儿他爹,你怎么就走了?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啦。你看,前面马上就要到我的家乡了。只是这么一日半日的路程,就熬不过去了吗?”

悲痛欲绝的女声夹杂着婴孩的啼哭,在这暮色四合时分,显得特别的凄凉无助。

冷颜闻听那声音就在不远处,一挑车帘,只见路边,一尾芦席刚刚将一个断气的男子掩上,一个衣衫破旧的女子,在一群同样衣衫褴褛的灾民中,怀抱婴孩,哭得死去活来。

衣食短缺,缺医少药,使得灾民的生命十分脆弱,几乎天天都可以见到路边有这样令人唏嘘的事情发生。

“停车。”冷颜命令道。

“颜儿,这事情交给他们去办就行。”君皓恐灾民中有什么疫病,冷颜的身体虽然好了,但这一路昼夜不停的奔波劳累,使得她的精神一直没有原来的好,很容易沾染疾病。

冷颜撩开车帘,回头淡淡地看了君皓一眼,毫不犹豫地跳下了马车,向那妇人走了过去。

君皓也跟着下了车,远远看着冷颜安抚那妇人,那妇人看起来十分年轻,新丧了男人,悲痛得几欲哭得晕厥过去,哪里还顾得了怀中也跟着啼哭不止的孩子。

冷颜劝慰了一会,见她一时难以抑制对亡夫的思念伤感,想着由她好好发泄出来也好,想来他们是恩爱夫妻,这是最后的离别,就不要打搅了。

于是她轻轻地抱过那“嗷嗷”哭得声音已经沙哑的孩子,命人取过粥来,试着温度合适,才送到孩子嘴边。那孩子显然是饿极了,闻到味道就把瘦得尖尖的小脸扭向了勺子这边,迫不及待地“啪嗒啪嗒”拼命吃了起来。

“小乖乖,真是可怜呢。”冷颜见天色不早,抱了孩子回到车上,继续喂粥给他吃。

君皓见冷颜的面容柔和,天生的母性流露,抱着那孩子爱怜的舍不得放手,忙吩咐人帮那妇人安葬亡夫,等事情办妥,再带她来见孩子,说完,撩起衣袍,也回到了车上。

孩子吃饱喝足,先前又哭得疲乏,很快就在冷颜的怀抱里睡得香甜。冷颜用帕子沾了清水,将他那泪水,灰尘,米粥糊得肮脏的小脸,仔细擦干净了,一看,这孩子虽然瘦小,却也是眉清目秀的可爱。

君皓见冷颜看着那孩子神情欢喜,不免也伸过头去打量,看到这么小的孩子,觉得新鲜有趣,不禁伸出手去摸那小脸蛋:“这孩子多大,怎么才这么点大?象只小狗一样。”

冷颜“啪”地腾出只手来,将君皓的手拍开:“别捏坏了,没看见他是饿成这样的?别把人拿去跟狗比。”

“我没用力,倒是你,这么大声,不怕把他吓醒了?”君皓贴着冷颜身边坐下来,帮她护着手中的孩子,不无高兴地看着近在咫尺的佳人因为要护着孩子,默许了他的亲近。

担心那妇人在哀悼完亡夫后找不到孩子,情绪恍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