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全在JX的计算之中(四合一)(5 / 6)

加入书签

发一言,仅凭他的所作所为,他就感受到了他的决心。

站在众人身后的泰勒默默听着大家的讨论。

她不懂他们在纠结什么,但她知道,他们是在说JX的事情。

看到这些人都为JX做的事情感到震惊,她莫名有些兴奋。

高晓柏说:“我觉得,这事只是想象中美好,JX初衷是好的,但没准是在办坏事。”

他摇晃着扇子,歪着脑袋说:

“你们看,我们国家也有专业的音乐学院,他就算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是在跟自家抢饭碗,现在这个市场情况,就算有600个周浅,这个市场撑得起来吗?”

秦云初皱眉道:“高老师,如果是以前爱华公司的模式,来再多个周浅都没用,但现在大环境已经开始改变了……”

她说着说着,忽然脑海里灵光一闪,叫道:

“我懂了!”

她语气快速地说:

“顾雨晴收购爱华之后,不是宣布要对爱华进行改革吗?她说,要改革的低一点,就是转变理念,从以流量为尊的方式,转变为以创作为尊。

“改变成这样的模式,就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而他早已暗中准备好人才,就等着爱华公司易主后,输送出来!”

秦云初眼睛闪着光。

她完全明白了。

顾雨晴宣布的改革措施,是要把偶像和流量明星版块拆分出去,专门成立新的公司,和创作型的音乐人区分开。

同时转变为以创作为优先,以音乐质量带动偶像,再用偶像助推音乐质量,形成良性的双循环。

这个改革手段,看上去很美,但在她宣布了这个改革措施后,爱华的股价闻声下挫,已经降至历史低点。

刚接手公司,股价就下挫如此厉害,对于爱华的新主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之所以市场对她的改革措施不感冒,不是因为投资者都不聪明,相反,正是因为资本太聪明。

偏向创作型音乐,实打实的追求音乐本身的质量,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它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投入,去培育、去发展,才能缓慢提高音乐质量。

这样一来,就决定了,在改革初期必然是亏本买卖,爱华的盈利能力会降到冰点。

这就是资本纷纷出逃的原因。

在竞相踩踏之下,爱华的股价下跌才会这么严重。

顾雨晴改革措施的难点,不在于别的,恰恰在于“人”。

其他的都好说,人才难得。培养一个优秀的音乐人,恰恰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五年、十年,往往要半代人,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人才。

音乐行业也是个极端渴求人才的行业。

别看站在顶端的就那几个,每一个闪闪发光的明星背后,都需要大量的辅助人员。

作词、谱曲、编曲、和声、后期、MV……这些环节都很重要。

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才,转型只是无稽之谈。

而这些年来,爱华的霸道经营方式,已经把华国乐坛的底子掏空了。

长期的真正优秀的音乐人没能脱颖而出,没有真东西的流量明星占据高位,长年累月的劣币驱逐良币,已经让整个市场环境积重难返。

但好消息是:音乐人需要5年来培养,而JX在5年前,就已经开始培养了!

JX的20所音乐学校,突然一口气向社会输送了600名专业音乐人才。这意味着什么?

600人,看似不多,摊到各个行业绝对不算多。

但如果是600个周浅级别的,那特么就是600台高达!

这对于顾雨晴的改革计划,就是瞌睡就送枕头级别的大帮助!

想到这里,秦云初心中已经是一片骇然了。

“JX早就计划好一切了。”

“爱华口碑爆炸,股价下挫,到后来被顾家收购,英子被带走,李兴亮被封杀,JX-琅琅传世20专重见天日……”

“一天之内,一切事件都围绕音乐私藏馆展开,并且发生得轰轰烈烈,举世皆知。”

“因为他早已把一切都给计算好了。”

“从我们踏入这个音乐私藏馆开始,每一步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我们电话连线的对象,也是他早已安排好的。”

“他知道我们从这里打出去的电话,会迅速引起外国乐坛的反应,会扩散到人尽皆知。”

“他知道我们打给琅琅的电话,会在古典圈引起轩然大波,会引起乐坛地震。”

“他故意安排这些电话连线,就是为了让我们将音乐私藏馆的音响里最大化,吸引人们关注。”

“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这里时,他在使出致命一击。”

秦云初说完,身旁的人半天都没有说话。

这个想法过于惊悚,但仔细一想,又过于合理。

不然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