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十世带善人(1 / 2)
时间匆匆而过,自李佑率军歼灭奥德里奇的战斗结束,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福禄镇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毛文龙所带领的零元购小分队,如果没有他们对周边撒克逊人,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福禄镇的的发展肯定会缓慢许多。
此时的福禄镇外,已经汇聚了四五千名健康的撒克逊俘虏,及时地缓解了当下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尴尬处境。
在李佑的命令下,工科主事潘季驯在公元9世纪的不列颠,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基建。
此时的福禄镇外围,在锦衣卫和熟练匠人的鞭挞指挥下,俘虏们在夯实的地基上,开始建造石头城墙。
城墙内,十数座由砖木制成的简易四合院也已经被建起,这些四合院是用来安置李佑麾下,人数越来越多的吏员和匠人。
根据李佑本人的要求,潘季驯除了在院子后面多修了一排房舍,给他组成了座三进的四合院,给李佑预留下将来新纳娶嫔妃的房子外,便没再做什么特别的改动了。
虽然镇内大多数四合院的占地面积都并不大,而且大多数都是只有200平左右的一进四合院。
但是这些一进院的房屋,却全部被修建成二层楼的结构。
至于四合院为什么会这么设计,是因为李佑觉得自己手下大部分都是单身狗,有个7、8平的单人小屋睡觉休息就行了,搞那么豪华干什么!?
而且李佑没给他们安排睡大通铺,已经算是十世带善人了!
难道你指望他让兄弟们随便娶婆娘?豪斯随便住?
不是吧!?
在咱这公元9世纪的李唐,人人都充满了正能量,是万万不能打击员工奋斗精神的!
不过话虽如此,李佑也不是个不通情达理的人,他还是很有格局的。
作为一个有担当的领导,李佑给手下的员工许诺,只要缴纳60两白银也就是600枚银币,就可以得到一套可供一家六口居住的一进四合院,并且他还大气的支持分期付款。
至于那些有品阶的文武官员,购买时则可以根据官职的大小打1折至9折。
当然,如果有人觉得一进的院子寒酸,只要购房者加的起钱,李佑也可以提供更大的四合院。
而且考虑到这个时代人出行需要骑马,不论是员工宿舍,还是独栋的庭院,李佑还很贴心的在院子外为他们额外搭建了20平左右的马厩。
同时考虑到未来城镇的发展,李佑还特意给每个街区都规划出一条6米宽的整齐街道,方便将来车辆和人员的行走。
此外李佑还特意划拨了一个百户的锦衣卫,组成了专门的捕快衙门,负责维护城内外的秩序。
捕快衙门暂时由于谦代为管理,待李佑资金宽裕后,再出资重新安排人选。
毛文龙零元购的行动进行的很顺利,每过五天都能为李佑提供大量的钱粮物资。
经过半个多月的积攒,现在李佑在平台上又拥有了160万的余额,虽然比不上直接绑票来钱快,但也算是产出稳定。
160万虽然不多,但对于地多人少的李佑来说,这笔钱对于急需补充人力的他来说,可谓是及时雨。
原本李佑是准备将资金,全部变成部队壮大自己的实力的。
但前几日于谦递上来的奏折,却让他改变了主意。
原来这几个月来连续的作战,使得上百名士卒负伤,虽然还能继续服役,但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他们的战斗力,所以于谦便建议李佑让这些士卒退役。
可让士卒退役这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毕竟根据李佑的许诺,只有服役满4年退役的士卒才能分得20亩永业田。
如果现在他让这些负伤的士卒退役了,那便等于是让他们失业。
虽然他们在职的时候也没俸禄拿,但起码不愁吃穿,这要是贸然放出去,搞不好会被饿死。
但若不让他们退役,李佑又担心,这些士卒会因为未来越来越频繁的战争,而在战场上丢掉性命。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李佑终究还是答应了于谦的建议。
但是为了防止这些士卒被饿死,李佑决定统一给伤残退役的士卒下发5亩永业田糊口。另外再额外租赁给他们十五亩耕田,且只要租够两年,耕田便归租赁者所有。
对于李佑的命令,于谦也十分赞同,毕竟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激励还未退伍士卒的士气。
在李佑的命令下,全军有130名伤残士卒退役。
在得到确切人数的第一时间,李佑便花了40万,将部队的兵员补齐。
考虑到进行基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目前的技术水平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死伤。
所以李佑决定从现在开始,要从平台召唤大量的自耕农出来。
一是为了释放俘虏的生产力,二是为了将部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三则是为了自给自足,毕竟零元购这种事不可能永远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