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初战巴厩羌(2 / 3)

加入书签

的礼物:五百套新式铁犁铧。

全场哗然,无不佩服顶礼膜拜。

第二个程序,宴会进入高潮是文艺表演。演员们立即进入后场准备。

大家这会自由入席可以轻松交谈、吃东西了。同时更精彩的另一幕也在上映。

那个络腮胡子男人这会儿不停地在跑厕所,他看不到赵戈们的表演。

“下面的节目是刀剑舞——《将军令》,由“新锐六”团队表演。”

这时上台有两个小旦,一个九岁赢僖,面容胖且宽厚、木讷;一个六岁的娃娃赢昱,生的机灵、白皙。这两个都是伯爵公赢毂的妾所生的儿子,他们手拉着手上台,看上去很友好,坦然上台报节目——说完上面一句话站在台上没动,让大家耳目一新,也令大家纡徐不断。

伯爵府有两个可以接班的世子人选,大家看着友好的他们,猜想着未来是福是祸,谁更胜一筹;但眼前只是期待着精彩的节目开始。

这时想起场外音:“《将军令》是一首古乐曲,它有古琴、扬琴、敲打乐、唢呐、刀剑舞组成,表现的是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气氛。”

“请欣赏!”两个孩子说完又手牵手一起下台。

话音一落,有六个年轻人上台,女的是云姬、文姬和云雀;男的是赵戈、赵秦和穆楚。

男的穿着软甲军服,女的穿着汉服三件套,这是赵戈按照汉朝服装的样子给她们画的图,然后请裁缝们做出来。她们一上台非常惊艳,长袖一甩“喳喳”赞声一片,掌声雷动。

他们跑过场子亮相后分别坐在自已的位子上,操起家伙,台上马上响起了扬琴声奏起的曲子,琴声模拟古代战争作战前擂鼓三通,牛角号齐鸣,然后古琴缠绕着鼓点节奏,由慢而快,阵阵频催,渲染了战斗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

紧接着乐器中加进了真的鼓声,这是赵秦,打的有力、张驰有度。然后由快板进入慢板,这时赵戈上场,手里拿着他的赵氏刀,随着舞曲的快慢他在展示赵氏刀如行云流水般畅快的节奏。

而古琴在文姬手里表现的是庄严稳重的旋律,采取揉和压式地重复旋法,并用左手“琴竹”弹轮技法奏出颇有力度的轮音,加之常出现低八度音的衬托,更显示出旋律所蕴藏的内在力量,恰似将军升帐时那种威风凛凛的情状。

文姬弹着琴眼光更是不离开赵戈矫健的身影,心里充满着蜜情浓意,陶醉了一般。

云雀演奏的快板变奏,主要采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拍子中的强音位置(每拍的第一、三音)常用重捶子叩击琴弦以加强力度,表现将士们浩浩荡荡,雄姿勃勃的情景。

云雀也把眼光盯在赵戈身上,对那天救她的恩情永远不忘,铭刻在心。

当演到急板时,云姬上台演绎她的“紫云剑”法,随着强大的板式变奏的技法音乐,云姬的剑舞出细腻婉转的技法当乐曲变 4/4拍为 2/4拍,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时,云姬的剑舞的流畅自如,使音乐旋律和舞姿都融合在一起,如行云流水般畅快没有停顿,气势剧烈紧迫。

赵戈持刀上阵,表演了一个后空翻和连蹬三级跳以及翻卷浮云三连环亮相。

赵戈将赵氏刀表现的波澜壮阔,紫云剑则细腻柔情。她俩将刀和短剑配合得恰到好处,云雀的扬琴在击弦后余音很长。这样,前面旋律余音与后面击发的乐音加之鼓点混相交响,音响宏大,振奋人心,具有强烈的音乐效果和节奏感。

台下阵阵掌声,台上如此完美的表演振奋人心,让人激情荡漾。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更是阵阵喝彩。

这期间穆楚在用力的打击着两张锣,使赵秦的击鼓变得轻松。

在整个演出中老太君兴致很高,一直喊着要打赏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两个妾也看得呆傻。

在一片叫喊声中,赵戈还甩了一只飞剑,就是在司马将军和虞将军中间的伯爵。

有人要行刺伯爵,被台上的飞剑扎中了胳膊。哪支剑就掉落到地上,两个将军非常震惊。而伯爵还没有察觉。司马将军快速将刺客拽走,以免引起现场骚乱,而沉着的虞将军捡起了地上的剑。

这首《将军令》常用于戏曲中的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也常吹奏此曲以增加节日气氛。这个热闹的节目是赵戈精心安排准备的,虽不是那个朝代的东西,但有赵戈在都能找出来给予改进。

这是他们六个人抽时间排练了三年才练成今天看到的样子。就是为了让老人满意,让大家意犹未尽从而产生无限遐想的效果。

在演出的第二段的结尾时,台上的赵秦改用大锁啦吹奏旋律,而穆楚配于大锣大鼓渲染威武雄壮气派,并用招军长鸣以壮声势。

低沉浑厚的号筒、大鼓和海螺声相互交织,音乐气氛庄严隆重。继而鼓号齐鸣,形状的唢呐在锣鼓声在衬托下,气势宏伟,振奋人心。

台下拍手称好,有人站起来助阵,几个年轻人演的是热血沸腾,激情高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