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樊国惊闻楚讯(2 / 2)
样的不清楚的水道,就先投石头,听声音;然后再选其他位置,不可凭感觉,硬闯。”赵戈通过这次教训,立马总结道。
“是我的错,害的大家都把衣服弄湿了。”虞戟就检讨。
云姬就制止她说话:“省点力气,不是你的错。衣服湿了可以再换,人没有了到哪里找?”
“快清点人数。到河滩里先歇息吧!我们换换衣服,出门在外,最主要的是不能生病。先去烧堆火吧!”赵戈安排好警卫。
“现在处于战备状态,歇息要放哨。”赵戈被这次落水,好像惊出了神经线。
“过了这条河,就到了西乡,那就快到了。估计还有一条小河,是清水河。”赵戈分析着。
等衣服换好了,赵戈就说道:“你们记着,过了清水河,晚上就宿营在清水河柳树林子里,我们四个人进城去查看一下,你们一定要等着我们回来。没有回来就先休息,做饭吃,不等我们。注意要放哨。如果需要闭眼睛……就要轮换着休息。说不定我们明早上回来,这都说不定啊!带来我们一定会来通知你们去和嵇康先生回合的。”
“诺!”留下的人答应着。
“好了吗?你们两个女生把装束改一下,现在你们是和我们一样的公子哥了。换好了我们走!”赵戈说完就带着几个人出发往城区方向策马奔去。
司马靖就问道:“为什么樊国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呢?”
“这里是多国通衢要道,是各国来往的交通中心,东西南北连接很多战略要点。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里是汉江的北大门。从樊国出发,向南可以顺流而下,到达长江。”
赵戈分析道:
“长江,我们还没去过,可是汉江的水总是汇聚到长江。只有站在长江上,你才能看到天下的格局……”
“再说楚国的都城在荆州一带,我们来这里就是打听消息的。今晚我们先去客栈,那里一定有我们需要的消息。”
于是他们在街道上转了一圈,就来到一处灯火通明之处。
那里是一个客栈。门前拴着很多马,还有马车闲置着。
他们把马交给客栈的马倌,交代他们把拴在马槽上面的柱子上,赵戈就带着几个人进屋子去开店。
“要想打听消息就得住下来,慢慢用耳朵听。”赵戈交代道。
赵戈就让司马靖叫菜吃饭,找客房休息。
正在吃饭的时候就有人说话了:“楚国有大动作了!”说话的人也显然和他们不一样——短褂、长裤,属于贫民阶层;而说话的人是长袍,锦衣,带着翻边纹路的襦裙。
“什么大动作?”另一个同样装束的人在询问。
“你们知道熊围,已经结束了当令尹的过渡。现在……听说……”他做了一个动作,用刀切的样子。
熊围杀死了他侄儿,楚郏敖,自己称帝。
“啊!早就有这个心了。他当令尹的时候就在等待时机,并推行前前任——楚康王,楚郏敖的父亲——的用人策略。
他削弱蔿氏贵族和 ‘公子群’的势力;调整对外来宗族以及楚系附庸的相关管理政策。
熊围上任后这一招,大力重用助其篡位功臣们——就是小宗族,不惜任令尹和大宰职位,这些任的血亲关系与楚公族相对疏远。
除此之外,他还启用了有罪逃亡的士大夫或庶民;听起来有些创举和大胆,他觉得这些人是和他亲近的势力。
熊围在宗族政策上,已经偏离了之前任——任人唯亲的路线,但也是和楚康王有些相似,办了他想办了没来得及办的事情。比起来是有些进步意义。
他这么做目的是加强他的新任王权。但这种弃亲任远的政策,必然触犯宗亲的利益,会让人作为煽动宗族主要势力的依据,最终……”
赵戈再明白不过了,熊围的结局他清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