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备战(3 / 4)
了个请的手势。
里头陈识此刻正赤着上身手里拿着日月乾坤刀,但是只装上一把八斩刀在前端,模拟刺刀的状态正在演练着什么。
文搏一眼看出了陈识这是将自己的武学改造得更接近刺刀技术,希望通过这门技术打进军界,这还是文搏的建议。
看到文搏进来,陈识也不理会探头探脑的耿良辰,拿起旁边的毛巾擦擦身上汗水,说道:“文师傅请坐,今天有什么事嘛?”
“无事不登三宝殿,当然是有事情请陈师傅指点了。”文搏有求于人,不失礼数的恭维一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听文搏是找陈识谈比武的事情,耿良辰更加感兴趣,搬了条小马扎就坐在一边,等两人说话。
陈识懒得理会这家伙,思索一二给出建议。
“夺魁比武,高台争绣球,确实有点像我老家那块的玩法,不过比武不是舞狮,看上去台子稳固宽阔许多,里头凶险更甚啊。”陈识从文搏那听见他昨日见闻,眉头皱起觉得有些难办。
“是啊,文大哥功夫肯定是强过马三,但是这爬上台子打架,不只是看功夫高低。”耿良辰插嘴道,他想象一下,在十米的未固定高台上动手,稍有失手就得跌落重伤,实在是惊险异常。
“我也觉得这一战不简单,他们确实找着了我的弱点,在高台上我的很多功夫都施展不开,力量优势也难以发挥,主要看的还是灵巧功夫。”文搏哪能不知道里头厉害,如果单凭速度灵活文搏自信不弱于任何人,但是他天生的体型限制了在狭小空间的作战。
就像那些攀岩跑酷高手,大多是精瘦类型的选手,太过强壮的肌肉非但不能给他们提供帮助,还会影响灵活增加负担。文搏觉得自身力量能够支撑自己完成同样的高难度动作,但是客观的环境没法改变,马三可以往台子底下一躲,伸缩自如的进攻防守,可文搏这体型根本没法进去跟他交手。
到时候马三或许没法夺魁,但是文搏同样不好受,一直防备着马三不敢去抢绣球。
“能不能这样,先不等上台子就把马三打败,这样他八卦掌再高明也白瞎。”耿良辰充当狗头军师一职很是尽力,马上提出建议。
陈识摇头否决,“难,两人各站一边,马三肯定做好充足准备开场就去攀越高台,文师傅绕过去一定追之不及。”
这个问题文搏也想过,自己速度虽快也不可能在马三爬上台子前干掉他,一旦马三上了台子自己还在下头,那就已经输了一大半。
所以高台比武看似场地高度超出寻常很多,实际上真正能交手的地方应该还是最上面那一层,双方别无退路,距离几乎是脸贴着脸。到时候就是小巧灵活的功夫最有优势,难怪马三敢于主动挑战。
“来者不善啊。”耿良辰感慨一句,又想了个办法,“应该可以带兵刃吧?文师傅只要爬台子速度不差他太多,手里拿着大杆子到了后头几层双方距离不远,直接隔着台子戳他丫的!”
这也是文搏之前考虑过的,战书上的内容十分稀少,根本没规定护具、兵刃相关的内容,所以这事情还难说。
倒是街头出身的耿良辰非常适应这种战斗形式让文搏刮目相看,丝毫没有当今习武之人的矜持之意,只求最快最狠的解决对手,暗合武学真谛。
“好办法,他们想用高台比武限制我,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知道我是使枪的,在两米的擂台上枪法再高也没空间施展,倒是半路上反而是我的优势。”文搏眼睛一亮,果然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咱们三个真是太聪明了。
陈识不太看好这个办法,还是那句话,半路动手虽然发挥了兵刃长度优势,但是一招没中就会落后,如果马三竭力闪躲或是格挡一枪硬往上爬,文搏这就算是输了。所以这办法看似不错但是不太稳妥,只能当做备选。
三个人苦思冥想就是难以破解局面,最后陈识一拍手提出了方案,“先别管那么多,咱们搭个台子试验一二不就成了?文师傅,我做你对手,到时候咱们在高台上比划比划!”
陈识自告奋勇,文搏求之不得,虽然他想着的陪练是一线天,但是陈识愿意帮忙同样很好。于是陈识就去找人搭个简易架子,到不用真的擂台那般规格,反正现在的建筑工人也是用木头做的脚手架,高十米的架子本身就稳定性不佳,双方也只是模拟,不用那么讲究。
这边说好等架子搭好再来,文搏告辞陈识,往武馆走去。一路上,文搏心里想着等翁师傅回来了,就可以拿着新打造的大铁枪去李书文那走一趟,虽然约的时间是一个月后较量武艺,但是提前过去切磋一下,李书文前辈估计也不会拒绝。正好还能打听打听一线天的消息。
看上去文搏离开没多久,实际已经在陈识那边吃过饭,时间过去半天了。
于是文搏回到武馆,果然翁师傅已经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他这会正拿着布条在一根钢棍上缠绕。此时尾端已经缠好并且绑上红线,中段也快完工,看上去格外显眼大气。
“哟,文师傅您回来了,瞧瞧合心意吗?”翁师傅看到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