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4 / 4)

加入书签

追星询问:“那晚有一些活口被抓入大牢,宁越之没审出点什么?”

林策:“据说他们都是逃走的那个领头人,高价找来的江湖浪客。钱给的多,又是刺杀朝廷高官,他们就接了,别的什么都没细问。”

追星点点头:“那他们应当确实不知内情。”

江湖有江湖规矩。杀人放火的勾当,浪客只管收钱,打探雇主身份乃是江湖大忌。

逐月叉腰:“若在朔北,以孟女侠的人脉,要找几个江湖人,易如反掌。三日之内,就能把那人的师承门派,武功路数全挖出来。”

追星斜了她一眼,懒得听她吹牛,提醒道:“那人武艺非同小可,你若遇上,最好别和他动手。”

杀他倒是不难,但将军要抓活的。

逐月若不全力应战,想要活捉他,有些难度。

逐月同样恨了追星一眼,问林策:“刺客还未抓到,太后还有心思举办宴会?”

那些世家权贵,吓得门都不敢出。

“抓不到刺客,就不做别的事了?”林策淡然一笑,“总不能因噎废食。”

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这半个月,表面上风平浪静,太后和淮王私下没少搞小动作。

以前支持恭王和广湘王的那些世家和官员,恐怕不少都已加入淮王一党。

所以太后要大张旗鼓举行这场宴会,为淮王造势。

“皇家行宫建在京郊八十里的秋山。每年这个时候,太后都会去小住一段时间,同时招待一些官宦世家的女眷。”

孙有德朝几人解释:“自从陛下驾崩之后,宫中没有举办过任何宴席。淮王回到宫廷,本早该大办一场以示庆贺,只是这些日子,朝中局势紧张,未有合适的机会。”

“这次秋山宴,太后要大事操办,昭显皇家威仪。因此宴请了六品以上所有公卿和家眷,规模空前盛大。”

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但习惯成自然。

帝位空悬近三个月,最初大家吵嚷着,务必尽快择出继任的天子。然而时间渐长,众人逐渐发觉,百官各司其职,龙椅上有没有人,似乎影响不大。

国事商定之后,由暂代天子的太后拿传国玉玺戳个红印,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反正都要谢相最终拍板。

谢信暗中拖延,不让任何人继位,便是想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淡化皇家的存在。

太后再不做点什么,这江山便真要改姓。

此时大办特办一场盛宴,意在提醒百官,周家还在。

逐月砸砸舌,难怪将军让她也去。

太后恐是巴不得,去的人越多越好。

“那些世家公卿,不怕又出现刺客?”

“太后动用了京城所有羽林卫,按天子仪仗,几万禁军从皇城一路护送至行宫,百官同行。”

如此浩荡的队伍和森严的守卫,想要行刺,得派几万军队。

那不是行刺,那叫哗变。

逐月惊叹:“那得费多少钱!”

孙有德愣了一瞬,如实道:“皇家这二十多年,一直牢牢把控着财政大权。国库不丰,只将将够朝中开支。周家的私库,却堆满金银。”

见逐月一脸懵,他详细解释。

安平长公主执政朝堂的那些年,南昭一半财富,都堆在定国侯府。

后来宣武帝抄了侯府,金银归还国库,但长公主名下所有土地和产业,甚至包括织造,矿产,柴米油盐……国本命脉,仍在周家名下。

“宣武皇帝不是盛世明君吗?”逐月不解,“他这样,不是把国库的钱,都收入自己腰包?”

和国之蠹虫的安平长公主有何区别?

“陛下为了重振朝纲,剪除祸国殃民的长公主一党,朝廷一夜之间,少了一半官吏。所以他必须借助几个豪族的权势和影响,迅速稳定朝堂。”

“但这么做的后患之一,便是得给世家豪族们放权。”

那些名门望族,百年积业,不缺金银。他们想要的是可以影响一国之策的滔天权势。

宣武帝此举,造出了一个在朝堂上一手遮天的谢信。

“陛下虽然放了权,但他深知钱财的重要,将财政大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