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第 153 章(6 / 7)

加入书签

御花园不大,也没什么好逛的,再加上宫里人多,逛个御花园也总能遇上各种人和是非。再有后来又被启恒帝关了三个月,元春还真就被关得差点发疯。

此时呆在她自己的省亲别院里,见的都是身份不如她的人,元春生生熬出来的病虽然不见起色,但日子却比在宫里的时候多了几分踏实安稳。只是到底是意难平,心中郁结难疏。

因国孝守制之故,国子监这边也放了一阵子假,元春出宫的时候宝玉已经开学了,但这小子在国子监没学到旁的,到是撒谎逃课的本事学了不少。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宝玉原本就不爱读书,更讨厌去上学。洽好元春出宫了,眼珠子一转就说他们还没开学,又生生赖在家里好几日。

元春可是最看重宝玉读书做学问的人,见到幼弟自是关心的考校了几回,不想却叫元春大失所望。

在现代社会都有父母因为辅导孩子功课气出脑溢血的事,这个时空虽然还没听说过谁这么倒霉,但元春却差点被宝玉那一问三不知的模样气回老家去。

她倒没怀疑国子监的假期为什么这么长,却升起了自己再教导宝玉一回的念头。可惜身子骨实在撑不住,便让人去寻好先生回来给宝玉开小灶。

国子监有真正靠自己才学考进去的,也有为仕途努力的官二代们,但更多的却是像宝玉这种拿着荫封名额进去熬学历的。

世家子弟有好有坏,而人又都是物以为聚,人以群分,下意识的寻找玩伴的。宝玉先是跟与荣国府有些交情的人往来,然后再由那些人将他引荐给同个圈子里的小伙伴。

跟着好人学上进,跟着烂人学摆烂。而他们那个小圈子的少年们,都是不喜读书又极爱玩,并且会玩的。跟着他们混,还真不如让宝玉一直呆在府里别出去了呢。

可以说如果宝玉不去国子监读书,不接触那些二世祖,小衙内们,也许宝玉还不会思想下滑得那么快。

如今已经十六岁的宝玉,在还没去国子监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懂了些男女之事,因着家里看管的还算严,他到还好些。可到了国子监,有了自己的应酬。男男女女,荤素不忌的事一多,原本还算气质干净的宝玉,整个人都在像贾家男子进化。

现在与年轻时的贾琏类似,说不定以后就是另一个贾赦。

又宅又爱与小丫头玩乐的那种。

原本呆在宫里,每次提起宝玉,都只能从王夫人那里听说各种宝玉如何上进,如何聪慧出息的话。如今住在了宫外朝夕相处以后,也算在宫里历练过的元春又如何看不出自己胞弟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

长姐如母,宝玉于元春是不一样的,她一心盼着宝玉成才,可宝玉的不学无术却是压倒元春的最后一根稻草。

元春感觉自己就像围困其中,被失望和绝望包围,看不到丁点希望,也找不到一处出口。

进宫时,她还曾幻想过如果有一天贾家儿郎功高盖主,她要怎么让家族避锋芒,怎么协调娘家父兄与皇帝间的暗潮汹涌……

.

京城这边的是是非非暂时还传不到林珝一行人耳中。

林如海请了假,他们一行人就没一个赶时间的。于是楼船走走停停,遇码头就要靠岸的来个旅游,直接将时间又拉长了。

一行人在进入山东境内时就下了船,之后乘马车去了济南曲阜。有要爬泰山的,有要去祭拜孔圣的。林如海是读书人,学的就是也孔孟之道,如今即到此处,焉有不去祭拜的道理。

林如海不光带着人去祭拜了一回孔圣,还朝孔家下了帖子想要拜见圣衍公。然后那天一早大,黛玉便换了一身少年装扮,又在林珝友情赞助的混淆符牌的情况下,死皮赖脸的跟着林如海去拜见圣衍公。

黛玉是等林如海坐上马车后,才让人牵了她的小白马跟着马车去的孔家。林如海也是从马车上下来了才发现了他闺女,不得不咬牙切齿的将人带了进去。

黛玉的马术还是不行,她现在只能坐在马背上,由着下人牵着马赶路。不过她相信假以时日,她一定能学会骑马的。

从孔家出来,一行人就去爬了泰山。

不过现在的泰山可不是后世那种旅行打卡地,爬起来特别费力气。罗是不爬山的,她因之前的经历已经有了恐高症,所以她就在山脚下的茶寮等她们。

林珝修炼,又学了拳脚功夫,这点山路于她不要太轻松。不过于其他三位姑娘就多少有艰难了。好在三人都是不服输的性子,哪怕爬得手软脚软都不曾放弃,咬着牙爬到了山顶。

只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三人站在山顶往下看,都哆哆嗦嗦的不敢下来了。

咋这么高!!!

.

妙玉抿着唇站在那里,不肯示弱又不敢抬脚。惜春对着黛玉和林珝疯狂摇头,吓得哇哇叫就是不敢往下走。黛玉还想维护一下她的小面子,可惜小腿肚子上的肉都抖得飞起,没有半点说服力。

林珝翻了个白眼,最后拿出一条用某种树皮编制的绳子,将三人系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