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预言帝(2 / 2)

加入书签

胡半仙。有请。”刘琦起身向外迎接。曾在楚王陵群的龙门镇里见过一面的胡半仙。号称预言帝也不为过。刘琦获得勾践剑曾被胡半仙缠着测了一字。当时刘琦用剑在地上随手划一横。被胡半仙说成是土上覆一成王。果真现在成王了。

“拜见大王。”胡半仙急步跑入大厅。不等刘琦迎出门外倒地便拜。

刘琦伸手搀扶。呵呵一笑。有意逗下胡半仙。说道:“半仙失算啊。小县至今囿居新野。哪來的大王啊。”

刘琦坐回太师椅。指了指胡半仙道:“看座。”

在座除了陈文与陈武在龙门镇时认识胡半仙。其他人对胡半仙还是第一次见到。

胡半仙还是老样子。但精神抖擞。镇定自若地落坐后。在矮凳上坐好。闭目掐算。嘴里念念有词。忽然睁开双眼。大惊失色:“大王。不对啊。按理早该称王了。我胡半仙浪荡江湖半生。从未失算过的啊。”

刘琦也不说破。问道:“哦。此话怎讲。半仙经新野來也沒有看到一个王字吧。”

胡半仙沉吟半晌。慢悠悠道:“这就奇怪了。近日吾观天边隐现龙身。一打听。方知新野大王大败孙破虏。正是扯旗称王成帝之时。为何大王不应天时而宁愿囿居新野淡泊终生呢。”

“这……”刘琦感叹胡半仙的神机妙算。特意瞧了瞧蒋琬。意思是缓称王不应天时啊。这胡半仙可不是我请來的。人家就是神出鬼沒的预言帝呢。

陈文见机道:“半仙师傅所言极是。只是主公碍于面子。恐伤天下爱献帝之心迟迟下不了决心呢。”

胡半仙连连摆手:“此话差矣。病弱幼小之献帝不能救万民于水火。天下人的面子都被其跌尽了。又何來的面子。如今大王家门口一战大败孙坚二万兵马。是何等的神勇。若大王即时称帝。揭竿而起。大兴仁义之师。天下思稳。必然顺势一统宇内。百姓那才有面子呐。”

“这……”刘琦再次故作犹豫为难。不是刘琦不想称帝。只是一时还沒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称帝后将会引起天下何等的反应那都是未知数。

“大王。当年龙门镇里测字挥剑划一。是为指土成王。乃行龙运。而且划一亦暗指一年时机。龙形再次显于新野云端。正是称帝之时。天意不可违啊。”胡半仙振振有词。

蒋琬听胡半仙句句直指刘琦必须要及早称帝。否则违了天意不堪设想。蒋琬便重视起來。起身朝胡半仙作揖道:“半仙师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是大王称帝。若冒然废了献帝将招致天下人嫉恨啊。”

胡半仙哈哈大笑:“这位大人面相憨厚。心仁手软。搁在太平盛世。定是治国能相。”

蒋琬脸一红。谦虚道:“蒋琬不才。师傅过奖了。”

胡半仙收起笑。认真道:“大人有所不知。大王称帝为何非要废献帝呢。”

“那又如何。”邓芝插问。似乎猜测到胡半仙要说什么。

胡半仙正色道:“大王称帝。龙魂附体。顺应天时;荆襄七郡天下最大。兵精粮足英雄有用武之地。占尽地利;如今人心思归新野是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齐占。大王不称帝便要令天下百姓伤心了。”

“说的有理。只是献帝如何摆正位置。毕竟年幼的献帝还在董贼老儿的手中呢。沒有献帝下诏如何称帝呢。”邓芝见胡半仙有些胡扯。略感失望。

大家纷纷用渴盼地眼神望向胡半仙。邓芝所言是关键的问題所在。解决了献帝之事。刘琦称帝便名正言顺。称帝的道路才算沒有障碍。至于什么董卓那都不在陈文与赵云等将士们的眼里。

“哈哈哈。哈哈哈。”胡半仙突然大笑不止。转而脸色阴沉下來。冷冷地说道:“废黜献帝的事那都不算事儿。我有一计。名曰借刀杀人。不用众将动手。献帝不日必死于董卓之手激起天下人神共愤。届时大王扯旗高呼。天下民心所向必归大王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