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3 / 4)

加入书签

住了自家亲娘,安慰道:“您别瞎想,对小妹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

听到这话,张翠芬定了定心神,对儿子道:“把门关上,你跟我进屋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女俩进了屋,张翠芬找了个板凳坐下,抬了抬下巴,示意一儿子可以开始说了。

许明武挠了挠头,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好像是说小妹被选中到京市学习,估计要两三年才能回来。”

“两三年?!”张翠芬不敢置信,她猛地从凳子上站起身,转身进屋拿出一块红布,揭开红布,将里面的成绩单和录取通知书拿给许明武看,“你妹妹这才刚考上大学啊,去京市学习两三年,还能去上大学吗?”

许明武饶是早就知道自家妹妹考上了大学,但乍一看到录取通知书还是忍不住高兴起来,他爱惜的伸手摸了摸那两张纸,由衷赞道:“咱们家小夏可真厉害。”

“那是,还用你说?”张翠芬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将两张纸重新用红布包好放了回去。

面对自家老娘连珠炮似的逼问,许明武想了想,又从包里拿出了一份盖了红章的证明,展示给老娘看。

“大学暂时去不了,但我们参谋长说好像会保留档案,等从京市学习回来,小妹要是想念书的话还可以继续去读大学,这是京市开的接收证明。”

对于明夏的事情,许明武其实知道的不多,之所以让他回来送信,说来也是巧了,给明夏做背景审查的时候,傅闻声发现明夏的一哥刚好就在他们部队,想着由亲近的人送信可能会比他一个陌生人送信更能让明夏父母放心,便给许明武批了一周的探亲假。

张翠芬从一儿子口中问清楚了前因后果,悬着的心这才终于稍稍放下。

此时的张翠芬完全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两三年很快就会过去,可实际上却根本不止两三年,而是持续了十几年之久。

起初许家人还会偶尔收到明夏的来信,可到了后来,连信件都少得可怜。

许家人只隐约知道明夏是在为国家工作,对她的工作内容却一无所知,许明武似乎知道的更多一点,但对于那个让他骄傲的妹妹,无论别人怎么问,他都绝口不提有关她的任何消息。

*

与此同时,华国某个不知名的偏远海岛上。

破旧的小平房里,昏黄的灯光下,明夏站在桌边,秀气的眉毛紧蹙在一起,明艳的小脸上写满了苦大仇深,犹豫良久后,终究还是提笔在面前的图纸上打了个叉,将废弃的图纸团了团直接丢进了脚边的垃圾桶里。

不大的垃圾桶里面已经丢着好几个相似的纸团,显然进展非常不顺利。

“叩叩。”随着敲门声响起,门口探出一个圆圆的脑袋,一个身穿浅灰色工装的年轻女孩探头朝房间里张望,见到明夏时眼睛一亮,声音爽朗道:“明夏,吃饭去吗?”

明夏抬起头,看到那姑娘后,指了指桌上刚起了个头的草稿,无奈摊手道:“想去,但图纸思路又错了,惠宁你自己去吧,我把这张草稿画完再去。”

刘慧宁闻言走了进来,看清楚她桌上那张刚刚起了个头的草稿,咂舌:“又错了?昨天讨论的那个方案试过了吗,行不通?”

明夏叹了口气,指了指垃圾桶示意她自己看。

刘慧宁低头一看,发现那几个大小相同的纸团,瞬间就明白了,爱怜的伸手摸了摸明夏的脑袋:“辛苦了。”

“先去吃饭吧,脑子长时间思考同一个问题很容易走进死胡同,说不定休息一下换换思路能有更好的灵感出现呢?”

明夏有点被她说服了,加上今天上午状态确实很差,便放下笔,和她一起去了岛上的食堂。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个小厂棚,四面透风不说,下雨天到处都会漏雨,连用盆子接都接不过来。饭菜也相当简陋单一,分量最多的就是土豆。

明夏戳着土豆边吃边问:“唔,你们那组的进度怎么样了,还好吗?”

她不提这茬还好,一提,刘慧宁也苦了脸,叹了口气,道:“别提了,还是老样子,这几天开会的时候陈总工发了好大的火,可没有办法,大家算出来的结果都不理想。”

两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都看出了无奈。

明夏是在半年前来到这座海岛上的,来之前她整个人都是懵逼的,她跟着章老在盐市船舶工业管理局学习了一年多,期间她自己捣鼓出的几张图纸给章老看过后都得到了称赞,本以为照这进度下去,应该很快就能回家去,谁知道一通电话人就被打包送到了这里。

她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地处偏僻荒凉,毫不起眼的小岛上居然几乎驻扎着国内船舶领域最牛逼的大佬们。

而以她的资历原本是远远不够参与这个项目的,要不是因为她那一手过于出色的极限节省成本旧船改新船的本事,即便是章老出面都很难把她塞进来。

好在明夏自己够争气,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达到了入岛的门槛。加上现在国内经济不发达,资金方面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