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陨落,德国海军!(下)(5 / 6)
俾斯麦就像被狼群包围的受伤猛虎!瞪着血眼向敌人发起一次次猛攻,却一次次被利爪留下伤痕不断流血。即使余威犹存,即使是欧洲最大吨位,即使德国人拥有世界最好的装甲,也没有军舰能挡住那么猛烈的围攻。
坚持战斗的德国水兵仍睁着充血的双眼顽强回击,但吕特晏斯知道不可能幸存了,于是向柏林发出最后一封电报:“船已不堪操纵,我将战至最后一发炮弹。”
远在柏林的希特勒沉默许久,发出回复:“拿出你的勇气来,全德国人民与你同在!”
上午10点整,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紧急处理好伤势后,缓慢地从后面追了上来,也预示着围歼德舰的最后战斗正式打响。
据金凯德后来说,他本来不想参加最后围殴,但军官们和水兵们却坚持要这么做。因为大家认为,砸开“俾斯麦”坚硬外壳的艰苦工作完全是由他们和两艘美国战列舰完成的,如果坐视英国人把最后的胜利果实全部塞进口袋。对美国海军的信心肯定是不小打击,所以在恢复平衡后,他就立刻联络霍兰特,要求加入战圈。
此时两艘“俾斯麦”已经完全没有反戈能力了,因为16门主炮被全部摧毁,所以霍兰特主动让出部分功劳,让金凯德排在队列后面,还让五艘战列舰全部拉近到极近的3600米。然后用主炮对准德舰水平“扫射”!44门主炮(北卡损失一座炮塔)连连齐射,重型炮弹比雨点还密集,德舰的上层建筑烈焰翻滚,黑烟滚滚面目全非,舱内管道全被炸断,气雾弥漫,海水疯狂的涌入舱室。钢板裂开后竟能看到裂缝处的细红色火线。曾几何时不可一世的“俾斯麦”上血流成河,到处在爆炸燃烧,到处是尸体。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面对这样一种超密集主炮的轰击,两艘德舰上居然还有个别副炮在顽强地还击着。
后来获救的德国水兵沃尔特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我很害怕,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到处都是爆炸,高压蒸汽在每个舱室来回翻滚。我透过狭窄的气孔看到,甲板已经被削平。很多熟悉的人只能看到一只脚或者几块残肉。这个时候,海因茨向我要了支烟,我以为他也害怕了,但他没有。他抽着烟,就这样冲出去,那些炮弹就在他身边爆炸,可他没有受伤,并一直冲到100码外的速射炮上。在那里,他拉开炮栓,让卡尔帮他装填炮弹。然后向英国人还有美国人扫射。我们都知道这是徒劳,但他的勇气却激励了大家,最后我们一起跑到舰艉,高唱着德意志万岁,一起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我记得,大约有五百或者八百人跳入大海,但幸存的却很少很少......。”
德国人过时的全面防护理念,优秀的穹甲设计。还有紧密设置的水密隔舱,此时反而增加了水兵们的痛苦。面对五艘战列舰的近距离猛轰,两艘“俾斯麦”就像孤助无缘的弃婴,在炮火中呻吟颤栗。几天前“密西西比”号的一幕被千百倍的还给了德国。根据事后英美的解密文件。在持续八十五分钟的近距离炮击中,5艘战列舰共向德舰发射了1141枚主炮炮弹!重巡和副炮也打出了3156枚炮弹!
没有战舰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生存,平行世界中坚持不沉的奇迹也没有出现,因为再厉害的穹甲与多层隔舱也挡不住十几门mk6的近距离猛轰。
12点07分,“提尔皮茨”号率先发生内部爆炸,舰艏折断后快速消失在海面上,几分钟后“俾斯麦”号也开始缓慢下沉。由于两艘北卡进水严重,霍兰特担心遭德国潜艇偷袭,所以率主力保护金凯德向英国撤退,只留下几艘驱逐舰监视打捞落水的德国水兵,最后他还让“诺福克”号重巡率领15艘英美驱巡舰穿越海峡去追击受伤的“齐柏林”号和“吕佐夫”号。
下午1点10分,见到“俾斯麦”号下沉缓慢,英国“毛利”号驱逐舰用4枚鱼雷将它永远的送入海底,两舰的四千多名德国官兵只有不到三百人获救,包括吕特晏斯在内的高级军官全部战死。
第二天上午11时许,英美驱巡舰队在冰岛北面发现重伤的“齐柏林”和“吕佐夫”号,在一番不算激烈的交火后,眼看逃不掉的德国水兵打开通海阀,将两艘军舰自沉在深深地北冰洋。与此同时,一直在大西洋等待吕特晏斯的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得知消息后,放弃预定计划返回法国布雷斯特港。
为了围歼德舰,英美也付出很大代价,共有四舰被击沉,还有六艘受伤。其中伤势最重的“北卡罗来纳”号和“华盛顿”号更是在船坞里待了半年,总计有5312名将士死亡,其中美军就占4427人。怒火难消的美军最后将满腔郁闷全部发泄到两艘沙恩上,在它们回港后第二天,亨利-阿诺德上将就出动400架b17和b24轰炸机,对两舰和布雷斯特港发动连续空袭。在整整19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中,整个布雷斯特港都被夷为平地。两舰也严重受伤,一直到43年初才重新回到德国海军作战序列。
11月19日傍晚,丘吉尔在伦敦正式公布击沉德国舰队的消息,并称这是战争的转折点。整个英国都欢声雷动,已经被炸弹和陆军连续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