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2 / 4)
边,盯着他不说话。
朱由校一边在木头上雕花,一边分神问他弟道:“来干嘛?”
朱由检没回他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而是狐疑地问道:“我进来之前,你是不是也在看视频?”
“我雕花呢,看什么视频?”朱由校笑了一声。
“我进来的时候分明看见你是抬着头的,你是不是在看讲夏发的新视频?”朱由检没被他骗过去,“那你听到没有?视频说魏忠贤是大奸臣。”
“没看,没听到。”朱由校手上的动作加快了些。
“哼!杨涟弹劾魏忠贤,足足列了二十四条罪,你不信。七十多个大臣一起弹劾魏忠贤,你也不信。现在连后世的视频都说魏忠贤是个大奸臣,你怎么还是不信?”朱由检撑着下巴,皱着眉道,“哥,魏忠贤到底给你下了什么迷魂汤?”[3]
朱由校吹了口气,把木屑都吹走。
这一吹,蹲在他身边的朱由检遭了殃,被弄得满头都是木屑,他闭着眼拍头大叫:“哥!”
那副恼怒的模样把朱由校逗笑了,他又吹了口气,剩下的木屑落到大叫着的朱由检的嘴里。
朱由检叫不出来了,呸呸呸几声,想把嘴里的木屑弄出来。
“大人的事,你少掺和。” 朱由校把刚雕好的木头花递给好不容易睁开眼的弟弟,轻轻拍了拍朱由检的头,“拿去玩吧。”
朱由检撇嘴,一把夺过朱由校手上的木头花:“不听就算了,我还不想管呢!”
在此之前,他都没有插手朝政的意思。
要不是这次听见江夏亲口说魏忠贤是奸臣,怕他哥还被蒙在鼓里,他才不会来找朱由检。
拿着木头花的朱由检怒气冲冲地离开。
行吧,你是皇帝,你不听,我也拿你没办法。
确认朱由检离开,朱由校打开光屏,刚才暂停的视频继续播放,江夏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魏忠贤,大奸臣。
那他到底是被我亲手铲除的,还是……被杨涟他们除去的?
朱由校拿过桌上的一块木头,又开始雕起来,看着像是在雕一个人,却又看不出来是谁。
魏忠贤最近确实越来越放肆了,是该找个机会敲打敲打。
朱由校愿意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代表魏忠贤就可以为所欲为。
若不是留着魏忠贤还有用……
若不是魏忠贤只是一个不管怎么折腾都翻不了天的太监……
就凭魏忠贤犯下的那些事,朱由校早就会命人将其千刀万剐了。
-
视频中,对朱棣功绩的讲述已经到了尾声。
【细数朱棣的种种功绩,不管是五征漠北、六下西洋,还是命人编纂《永乐大典》、迁都北京,朱棣做的几乎都是前人未做之事。】
【如果说他是想用这些功绩来掩盖自己得位不正的污点,那么很遗憾,他没能成功。】
【因为一笔一划写下的史书就在那里,靖难之役不会因为朱棣后来的光辉而消失。】
【如果说他是想靠这些功绩成为一名流芳千古的明君,那么恭喜他,他成功了。】
【他是“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的明太宗。】
【他是“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的明成祖。】[4]
【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明人敖英绝无可能写下那段让后人对大明心驰神往的话。】
让后人对大明心驰神往的话?
无数朝代的人翘首以盼,会是什么样的话?
挥笔撰写《东谷赘言》的敖英笔走龙蛇,未有丝毫停顿。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
随着一个个字出现在光屏之上,朱棣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他情不自禁地将敖英所写的字念出来。
不只是他,在每一个时空中,都有人在大声念着——
“无汉之和亲!”
“无唐之结盟!”
“无宋之纳岁币!”
“亦无兄弟敌国之礼!”[5]
到底是怎样一个朝代才能让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