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请安(3 / 5)

加入书签

340;皇子和前后的兄长、弟弟们出现了年龄断层,九阿哥、胤俄、胤禌、胤裪渐渐被康熙所忽视。

上面的哥哥们,大阿哥和太子已经开始涉足前朝、参与政事。另外几位兄长也在位于乾清门附近的尚书房读书,康熙几乎每日都要去考察皇子们的功课,对他们的学问十分重视,和他们接触的次数也很多。

胤祥、胤祯一个是康熙现在的宠妃庶妃章佳氏所出;一个是德妃以高龄诞下的四妃之子,又是现在宫中年龄最小的皇子,是幼子,自然得康熙偏爱。

而被年长皇子和幼子夹在中间的九阿哥、胤俄、胤禌、胤裪就比较尴尬了。

他们年龄差了一些,还没进尚书房读书,不被康熙当做年长皇子信任重视;他们年龄大了一些,后面有了新的弟弟,也不能再做幼子。

早两年胤祥、胤祯没出生时,他们四个还年纪小,算是幼子,康熙还记得他们,也对他们颇有怜惜。

可在他们四个还是幼子的那段时间,却正好赶上太子出阁、大阿哥大婚,康熙的注意力被最宠爱的太子和长子吸引去,他们四个就渐渐被康熙遗忘了,没那么多心神分给他们。

两年前太皇太后崩逝,失去皇玛嬷的康熙伤心欲绝。等康熙从痛苦中清醒下来,想靠和儿子们相处来慰藉心灵,好嘛,这时候胤祥和胤祯出生了,康熙有新的幼子,也顾不上他们这四个不大不小的儿子。

长子幼子都有人疼,只有他们这些排在中间的倒霉蛋最容易被忽视。有爹生没爹疼,渐渐在宫中都要隐形了,被兄长和弟弟们挤兑得在康熙心中没了地位。

其实胤俄和九阿哥也不在乎康熙看不看重他们,要不然九阿哥现在提起这件事的口吻也不会这么冷淡,压低声音也只是不想让人知道他们非议皇父。

只是他们前几年不把康熙这个皇父放在心上,完全没想过刷康熙的好感,没有主动和康熙亲近过,只顾着在宫里疯玩当咸鱼不上进,这时候就只能自食其果,接受不被康熙看重、很可能会被随意对待的局面了。

“九哥你说得有道理。”胤俄点点头,肯定了九阿哥的忧虑,“如果不提前跟汗阿玛把事情商量好,他真的会随便下旨,而且不会为我们改变主意,食言将旨意撤回。”

和大多数帝王相比,从小缺失父爱的康熙长大后想要弥补自己的童年缺憾,确实成功做了一个慈父,不像先帝曾经对他那样对儿子直接忽视无视。

可康熙是人,注意力是有限的;可慈父也是会偏心的,疼爱孩子不代表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

当康熙膝下的孩子数量渐渐增多,注意力有限的康熙难免会忽视存在感不高的孩子,难免会分给更得他宠爱的孩子更多的注意力和爱。

比如太子和住在启祥宫的公主们,他们都是康熙的儿女,可他们的待遇,他们所得到的来自康熙的关爱,那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让人想不到他们竟然有着同一个皇父,又有着那样天差地别的区别。

胤俄和九阿哥属于各方面都中不溜的那一拨皇子,出身中不溜,一个贵妃之子一个四妃之子,比不得太子金贵;年龄中不溜,不占长也不占幼,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中间。

胤俄出生后最开始的那两年,作为实际上幼子的胤俄和九阿哥其实还算得康熙青眼。

但也只有那么两年,后来康熙的注意力渐渐从他们身上移开,而胤俄和九阿哥忙着在宫里找乐子,亲近太皇太后皇太后,跟五哥七个交好,就是没有主动去康熙面前刷好感度,与康熙的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疏远。

现在胤俄和九阿哥打算去乾清宫找康熙,倒不怕康熙发怒责骂他们。

胤俄和九阿哥混在一起后没少在宫里到处折腾,脸皮早就练出来了,只要能达成目的,他们才不在乎康熙是什么态度,也不会被康熙骂两句就抑郁难过觉得被皇父厌恶前途无亮了。

他们怕的是压根过不了侍卫那一关,没法从隆福门出西六宫,也连乾清宫的大门都进不了。

如果真是那样,丢脸丢面子都是小事,白跑一趟见不到康熙也没什么,达成不了目标才是大事。

其实胤俄和九阿哥也是“唯利是图”,如果不是真有事要找康熙,他们平日里等闲都想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