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其非良善,焉能不复(4 / 4)

加入书签

‘属下与徐曲长反复确认十余次,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战代王麾下商行中无一活口留世。’

‘且有关于大战的所有痕迹,皆已被属下焚烧殆尽。’

‘战后据统计,此战共缴获金二十六斤,银一百零六斤,铜三百九十五斤。’

‘另有价值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七两的银票。’

‘以及粗略估算至少价值二十万两的货物。’

‘属下已然令杨遇携半数伙计、两百士卒,先行一步绕路至辽东之地。’

‘此后,属下会与杨遇部保持至少三日及以上路程。’

‘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缴获货物一事。’

‘.......’

‘.......’

待看到书信落款处的徐千乘三字时。

许奕面色不由得轻松些许。

那徐千乘身为陷阵营老牌曲长,其忠心与否自然无需担忧。

且,其当初之所以选择徐千乘作为‘护镖人’,自然不是因一时兴起,随意选择。

既然那徐千乘已然于书信中署上自己大名。

那便意味着此番与许启麾下交战一事,并无活口留存于世。

既无活口留存于世,许奕还有何好担心的?

至于宋元福、徐千乘率先掀起此番战端一事。

许奕非但没有感到丝毫不妥,反而心中极其肯定二人这一做法。

无他。

以当时之境遇。

自然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既已发现了异常,且身处荒郊野外且无消息外露之风险。

那为何还要等敌人先给己方造成伤亡,然后再携痛反击?

如此行径看似悲壮,实则与傻子无异。

若宋元福与徐千乘真的选择了此等处理方式。

待二人自辽东之地折返后。

许奕第一时间便会撤去二人所有职务。

且终生不再复用。

至于是否会因郑家村一事而交恶代王许启。

许奕对此从未有过丝毫担忧。

一来,天下大乱后,燕、代两地之间,必然是你死我活之局面。

到了那时,又何来交恶一说?

二来,宋元福、徐千乘二人已然将所有退路都考虑到了,且木已成舟。

那许启麾下无一活口、商行伙计、士卒的尸身,乃至于数百匹战马,皆被付之一炬。

货物更是几经周转,以他人之名变卖而出。

死无对证之下,哪怕代王许启明知此事乃许奕所为又能如何?

此事哪怕闹到正德帝面前,许奕亦可以来一个死无对证。

许奕从来都不是什么善人,自然做不到明知他人心怀恶意,仍以善意相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