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盘点结束(3 / 4)
40;纠纷中,其实最值得同情的不是阴丽华或郭圣通,而是高后吕雉。】
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吕雉愣住:“?”
——刘秀又不是她的后代,关她什么事?
水镜中的仙人马上就给了她答案——
【废除郭圣通皇后之位,本是出于私情,郭圣通本人实无大过,但总得有一个足以对天下人公布的理由吧。刘秀就找了个理由出来:“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
【好家伙,吕霍二人,真是当场躺枪。】
【这也就罢了。霍成君曾经想毒害太子,吕后尽管于国有功,政绩斐然,但杀刘邦的儿子也是事实。姑且不算是被污蔑。】
看完水镜中顺便贴出来的废后诏书,吕雉默然无语,心中只有一片不屑。
——原来如此!
尽管一切都是未来之事,但她并不觉得未来的自己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对,至于后世之人如何看待她,吕雉并不在乎。
不过,想废郭圣通,偏要拿她做借口,这光武帝的所作所为,却让她有些瞧不起。
【但这还不算完。】
【在光武帝临终前两个月,他突然又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圣旨,称“吕后残害刘氏诸王,立诸吕为王,不宜配享高庙”,把吕后的神主牌位从高祖庙中迁出,移到了园寝中,依旧享受四时祭祀。给薄太后上“高皇后”号,令薄太后配食高庙。】
【——这道旨意实在是奇也怪哉!连薄太后的亲生儿子汉文帝都没说把吕后从高庙中移出,让位给亲娘,光武帝何必无缘无故多管闲事?若说他厌恶吕后,登基在位三十年,他早就该把吕后神主牌移出去了,又何必等到临终之际才来这一手?】
【思来想去,最合理的解释,依旧是借此打压郭圣通以及前太子一系——前面都说了郭圣通有吕霍之风,临终前又说吕后不适合入高庙,其暗示意味已然是非常明显。而薄太后代指的当然就是阴丽华,强调薄太后才是正统,意在强调阴丽华才是正统,她所生的儿子当然也是正统!】
【由于对郭圣通的愧疚,多年以来,刘秀对郭圣通所生的五个儿子都十分优待,多年留在洛阳不就藩。而这五位诸侯王广交宾客,一掷千金,甚至被人举报与前朝权贵往来亲密,种种行为十分不妥。】
【建武二十八年,郭圣通去世。同时发生了一件事,与沛王刘辅交好的寿光侯刘鲤杀了另一位诸侯,刘秀终于意识到不能再纵容下去了,刘鲤只是和沛王交好就能这样无法无天,北宫五王结交了那么多宾客,将来他去世了岂不是要造反?】
【一怒之下,顾不得郭圣通刚刚去世,刘秀便派人冲入灵堂,大肆抓捕诸王宾客,以至于血染灵堂,沛王刘辅更是被他投入诏狱之中,关了三天才放出去。】
【这样一来,几年之后,他莫名其妙把吕后神主牌移出高庙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北宫五王,也告诉天下人:阴丽华和她的儿子才是正统,诸侯王就老老实实的,不要犯上作乱!】
后宫之中。
听完这一切讲述的郭圣通已经呆住了。
眼泪止不住地从她的眼眶中流下来。
“陛下待妾何其薄情!”
她边哭边擦眼泪,擦完之后,便整理了一下自己,脱去头上的首饰,换了一身素净的打扮,就要到皇帝面前去自请让位。
“与其将来被废,倒不如我去主动让位!”
【他对阴丽华,可谓是处处考虑周到。而对郭圣通似乎过于无情,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保全?唯有吕后,简直是倒了血霉!】
【已经去世二百年的吕雉,宛如狗血言情小说中被男女主爱情牵连的无辜路人甲,被拉出来连中两枪,又是何其无辜?】
【以吕后之功,别说配享高庙,便是单独立庙,也不为过。光武之所为,过矣!】
听到这里,光武帝刘秀不禁有些尴尬。
好吧,他也觉得未来的自己处事不妥。或许是年老糊涂,才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不等他继续思考,郭圣通已经一身素衣冲入朝堂,当堂自请废去皇后之位。
刘秀脑海中下意识想:这个问题好像解决了。不用再移吕后的神主牌位了。
……
汉高祖刘邦所在的时空。
刘邦只觉得室内的气温已经接近冰天雪地。他看着全身放寒气的吕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