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独驱千人(1 / 4)

加入书签

“刘裕终于出场了……”

汉武帝刘彻向镜中人投以好奇的目光, 随即又忍不住微微皱眉,有点失望。

——三十六七岁才混到这个地步吗?

但转念一想,汉高祖刘邦这个年龄还在沛县混日子呢, 最终不是依旧平定天下?

汉高祖刘邦更是频频点头。

同样年轻时游手好闲,同样三四十岁才开始发迹,简直是老刘家的血脉认证啊!

——确定了,不是几百年后的冒牌货!

秦始皇嬴政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 这让他眼中的期待和兴趣更加浓郁起来。

就让他看一看,这是不是又一个不惑之年崛起,提三尺剑平天下的“汉高祖”罢!

【南北朝时期,天下动荡不安。动辄有人割据一方, 建国称制。势弱则降, 势强则反。】

【到东晋中后期, 中央朝廷愈发难以控制地方, 手握兵马的方镇一个个桀骜不驯, 连朝廷都不得不看其脸色。反贼作乱反而获得官职封赏, 亦非罕见之事。地方刺史更是一个不爽就举兵攻打朝廷。】

【晋安帝的舅舅王恭便是这样一个牛人。当初他看不顺眼朝廷中的奸臣王国宝, 多次上书想把王国宝赶出去,朝廷不听。时任青兖二州刺史的王恭干脆联合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清君侧”!】

【尽管殷仲堪迟迟没有出兵, 却吓得执掌朝政的皇叔司马道子赶紧杀掉了王国宝, 王恭这才退兵。】

【来了一回之后,大概是上头了, 不久后,王恭又被说动,联合殷仲堪、桓温之子桓玄, 再次起兵攻打建康。】

【结果这一回, 其麾下大将刘牢之被朝廷说服, 阵前反水,反攻王恭,王恭就这么送了命。其盟友恒玄等人也被朝廷用官职安抚住,在司马道子的离间下不复团结一致。】

看到这里,汉武帝刘彻忍不住狠狠拧眉:“君不君,臣不臣,这所谓的东晋朝廷,依朕看来,不过是一帮世家豪强联盟而已。皇帝只怕连盟主的权威都没有!”

刺史说打朝廷就打朝廷,朝廷还要想方设法安抚他们,或者通过拉拢一个来除掉另一个,这样的朝廷,还有何威严可言?

霍去病露出厌恶之色:“自东晋放弃中原衣冠南渡,便不配再受汉民拥戴。”

——所谓的朝廷威严,一开始就不存在。

在众人不屑的嘲笑中,水镜中云雾流转,再次出现的画面,锁定了一个新的人物。

——旁边适时浮现他的名字:孙恩。

【王恭起兵之时,其他人也蠢蠢欲动。世代信奉五斗米道的孙家,一个叫孙泰的人便趁机蛊惑信众起义。结果消息不慎泄露,孙泰自己连同六个儿子都被“咔嚓”了。只有侄儿孙恩侥幸逃到了海岛上。】

【一年后,孙恩卷土重来!他率领部众出海岛,先杀上虞令,遂进攻会稽郡。】

【会稽内史王凝之家中世代信奉天师道,非但不出兵迎战或设置防备,反而日日在道室中磕头祈祷,下面的人都很担心。】

云雾散开,只见刚刚从道室中祈祷完走出来的王凝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对担忧的下属这样说:“毋需多虑,我已请来大道人守护各处水陆要道,乱兵岂能相犯?”

【结果嘛,会稽城破,王凝之逃跑不成反被抓,连同几个儿子,都一命呜呼!】

【反倒是其妻谢道韫镇定自如,“命婢肩舆,抽刀出门,手杀数人乃被执”。】

水镜之前,无数平行时空之人都不可思议地擦了好几下眼睛。他们的脑海中还回放着这夫妻二人截然不同的表现。

一个只知道神神叨叨祈求鬼神庇护,另一个居然敢在贼寇临身时抽刀而上!

许多自诩为大丈夫的男子都忍不住对王凝之嗤之以鼻:“此子简直枉为男儿身!”

至于谢道韫……

想起对方手刃数人的胆气,便有人禁不住一缩脖子,感觉脖颈直冒寒气,嘴上还要赞叹一声:“真是个豪杰人物啊!”

——没有人觉得她不该杀人。毕竟都被乱军杀到家门来了,难道要引颈受戮吗?

某个时空。

年龄尚幼的谢道韫一边捂着眼睛,一边偷偷从张开的指缝里看着水镜中血腥的一幕。她的心脏扑通扑通直跳。

除了恐惧之外,似乎还有异样的兴奋。

——没想到将来的自己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