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苏的误会、脱去枷锁!(8.8K)(5 / 5)
的将是今后长期的吡虫啉生产,必须要在各个环节都完成验证才行。
混过实验室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吡虫啉的常规检测方法是上气-质联用法,也就是通俗的GC-MS。
不过徐云这次使用的并非GC-MS,而是HPLC,也就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析分离技术,是现代分离测试的重要手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
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
可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其中的80%需用高效液相色谱来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正面看上去有点像是一台扫描口在中间的打印机,背面则像是一台冰箱,看上去方方正正的。
由于第五代吡虫啉有着很强的环化特性,所以徐云直接上了C8填充柱,又用乙腈水溶性有机溶剂作流动相,检测器则为二极管矩阵。
很快。
电源通电,检测开始。
20分钟后。
待测产品的峰出现,并且达到了基线分离。(这里就不平行三次了)
徐云取出色谱,将相关结果与已有的标准曲线进行了对比。
“碱性化合物存在拖尾....不过问题不大......”
“无用的硅羟基的活性被进一步降低了......”
“烷基环氧重排密度提高了32.4%......”
徐云越看心中越欣喜。
众所周知。
对于相同一种物质,实验室制取和工业化制取的精度往往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第五代吡虫啉。
如果说实验室内制成的吡虫啉是100分,那么工厂这边制作出的成品分数可能只有75-80分之间。
而徐云这次检测的分数嘛.....
最少达到了85分,甚至90!
军工品质,恐怖如斯!
十多分钟后。
徐云离开实验室。
他看了眼已经开始互相啃食的小可爱,快步来到众人身边。
看着面带急切的众人,徐云深吸一口气,认真说道:
“诸位,我现在正式宣布一件事。”
“如你们所见,我们在今天完成了第五代吡虫啉的产研国产化。”
“感谢瓦森纳协议,让我们又完全自主的掌握了一项技术。”
“现在......”
“套在我们脖子上的绳索已经松开,是时候开始反击了!”
........
注:
昨天晚上八点左右的时候人很难受,怕出事就没继续码,更新晚了,差1200字争取下章补上。
双倍期间,求双倍月票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