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曙光(1 / 2)

加入书签

签约、定书号、定版、校对、送刷、签售……林夏默默地看完了《那年盛夏》的出版流程,目光忍不住地看向窗外。窗外下起了一阵小雨,芭蕉叶在轻风中,不断地摇曳着。桌前对面戴着厚重眼镜的责任编辑杨姐期待地打量着她,越打量越满意,时不时地点头,仿佛是获得了什么难得的珍宝一般。“我们会安排你和乔红樱老师一起签售,以青春美少女作家的名头一起出道……”“乔红樱老师主打少儿这块,而你主打青春文学这一块,刚好能将青少年读者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场上,我们会安排一些大咖老师一起助阵,他们将会参与《那年盛夏》的签售活动……”“必要时,我们还会联系版权部的领导们,台岛就有影视从业者对这部电影极为感兴趣……”“……”杨姐说着《那年盛夏》签售时的安排,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期许和希望,好似一个冉冉升起的明星正在刺破黑暗。林夏却依旧盯着办公室外面的小雨出神,好似完全没有听到杨姐的安排一样。“林夏老师,你对我们的安排,有什么建议吗?”杨姐说完半晌以后,发觉一直是自己在唱独角戏,于是收起了笑容,耐心地询问道。林夏却并没有回应。杨姐嘴唇动了动,但看着林夏那出神的模样,便没有再出声打扰什么。墙壁上的挂钟,一秒一秒地响着。桌上的茶,渐渐地凉了。窗外的小雨终于停了。当办公室里的寂静凝至极致的时候,林夏终于转过头,复杂地看着杨姐。“杨老师……”“嗯?”“《那年盛夏》还要改一改!”“改什么?”杨姐一愣。“书里似乎什么人都有了,却唯独缺少一个没有去拍毕业照的同桌……”“啊?”办公室里。杨姐一阵错愕。林夏则是抬头看着天花板。“有些人太普通了,普通到像尘埃一样,高中三年时间,明明距离极近,却毫无存在感,毫无任何特色,毫无任何特长,但或许……”林夏顿了顿:“他才是最有故事的一个人……”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如水一般的寂静。…………………………【森然集成灶】店面在燕京府井稍偏地段的十字街口。虽然稍偏,但在燕京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一百平方的房租,要十三万一年。09年的十三万,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大概能在燕京郊区地段买个十平方的小阳台。但很显然,高投入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森然集成灶】目前就开了两单,总共也就赚了万把块钱,大头还是张胜海曙那一单,除此以外,房租、广告车油费、店面装修费用等杂七杂八除去,剩下的钱算是给燕京gdp做慈善,尼玛一个月铁亏两万……还好人工费用并不算多,老板一个人兼司机、送货、安装,老板大学刚毕业的女儿刘莹莹被拉到店里当前台,后勤直接是老板媳妇陈爱菊来干……纯纯的家庭作坊企业。“家庭作坊只能当成是创业初期的无奈之举……”“管理体系必须要弄起来,还有,企业文化……”“刘总,你不能不管企业文化,就算只有三名员工,你也必须要穿戴好整整齐齐的工作服,对了,李总,你出去安装的时候,衣服一定要穿好……”“还有,打卡制度,我简单地了解了一下伱们公司,现在完全不需要打卡,随便什么时候上班,甚至偶尔店面是关门的,这是完全不行的……”“……”当车开到【森然集成灶】店门口的时候,老板刘开立只觉得大脑一阵浆糊,仿佛要随时炸裂一般。张胜这货,一上车就开始普及各种企业规划、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财务……以前在技校时候读书,都特么没这么痛苦过,下了车以后他没管张胜就第一时间就直接往店里跑。张胜提着行李,随后看了一下人流环境,随后又看了一眼店面,随后推了推眼镜,微微摇头,觉得有些可惜。“店面开在这里不是白扯吗?”“我们这种店,需要店面,但不需要这种不上不下的店面……”“刘总,你别走啊,我话还没说完……”看着刘开立往店里跑以后,张胜第一时间也跟了上去。前面的刘开立莫名有些怕张胜了,见张胜过来,让自己老婆和女儿先招待着,他连忙去厕所抽烟冷静冷静。这货……尼玛天生就是一个洗脑分子!被张胜这一路上一通企业灌输,他发现自己根本不配开店,甚至走进店门看到店里的一切都觉得碍眼,哪哪都不舒服。蹲在厕所里,他依旧满脑子都是浆糊!感觉自己完全没信心了!不对!尼玛,他是一个四十多岁,在社会上抹黑滚打多年,极富经验的中年人啊,怎么可能被一个连大学都还没有上的年轻人给洗脑?一根烟一根烟抽完,他越想越不对头,感觉自己脑壳都要被忽悠瘸了。我特么才是这家店的老板好吗?怎么现在整得我就是这家店的员工一样,他才是老板,我得给他干活?就算你莫名其妙签了一单,利润还算不错,你也特么就是给我打工的吧?刘开立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被宣兵夺主了,他第一时间将烟头掐灭,从卫生间里跑了出来,心中打算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年轻人,让这个年轻人懂点眼色,起码得给自己这个当老板的一点尊重吧?就在刘开立满脑子都是各种措辞,随后毅然推开门要给这个年轻人上堂课的时候,突然听到店外传来了一阵阵愉悦的笑声。那是女儿和妻子的笑声……开店以后,已经很少听到他们这么笑了!当他疑惑地凑上去的时候,发现女儿和妻子看到自己以后,立马就严肃了起来。严肃得他都有些害怕!“老刘……”“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