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画狼(1 / 4)

加入书签

卸甲屯向北十四里是安北村,安北往西十五里便是附近大镇白河镇,这也是附近最大的皮毛集散之地。周边数百里的皮毛交易,几乎全出自白河镇,然后再经由抚松、江源……直至关外重镇通化。

三叔打算在送燕儿读书之前去一趟白河,一是攒了一冬的皮货需要卖掉,二一个,也想给燕儿买些读书用具,同时还想给魏二先生买件拿得出的礼物。虽然魏二先生说了,其他都不用自己操心,只管送燕儿过去,但三叔觉得,起码的心意还是应该有的。

要出售的货物头天夜里已经准备好,这天一早,三叔带上燕儿便上了路。

五岁的燕儿第一次出远门,兴奋得不得了,一路上不停问这问那,看什么都觉新鲜,不时要下地自己走,蹦跳着在路边采些野花,一会自己带一朵一会给三叔头上也插一只。

看着燕儿玩得高兴,三叔也跟着开心。虽然路程不近,但时间还早,便由她四下疯跑,自己走走停停的缓缓走在前面。这样一路耽误,等到了白河镇,已经是中午。

白河镇三叔来过多次,已是熟门熟路,带着燕儿来到以前去过的一家饭馆,要了两碗饺子,和燕儿一人一碗便吃起来。

关外日子清苦,饺子对普通人家来说,那是要等过年才吃得上的美食。燕儿吃得极是香甜,头上都吃出了汗。三叔边吃边看着燕儿吃,不时把自己的饺子夹到燕儿碗里。

饭馆老板见燕儿惹人喜欢,便格外照应,不时过来逗燕儿说几句话。

父女俩吃过饭,三叔把帐结了,看着连鼻尖都冒出汗珠的燕儿喝饺子汤,便想着下午怎样安排时间。这时候老板走过来,把手里的碗放在二人桌上,碗里放着两个包子。

三叔急忙站起道谢,说已经吃好了……

老板笑着道:“看兄弟你眼生,应该不是本镇人,恐怕回去还得有段路要走,这俩包子留着给咱姑娘路上吃……”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慈眉善目的矮胖汉子。三叔为人爽快,见他意诚,便不推辞,让燕儿道了谢,然后出了饭馆。

按三叔打算,是想先把带来的皮货卖掉,这样省得压身,余下来的时间便带燕儿四处好好逛逛。不成想,来到皮货收购处一看,人却是出奇的多,不大的铺面里几乎没有插脚的地方。三叔站在外面看了看,心想刚刚开春,每家都是压了一冬天的皮货,也难怪人多,反正还有时间,先把东西买了,然后再来。

走到旁边一个卖杂货的摊子前,打听附近可有卖纸张、笔砚的所在。

那人道:“看到前面那个路口没有?从路口向左转,走不远便是一家……”

三叔顺那人手指方向看过去,果然不远处是一个丁字形路口。道了声谢便抱起燕儿往路口走去。转过路口,走了几十步,看见有一处很大的铺面,门口围满人,铺面匾额上写着“纸砚斋”三个字,三叔认得其中的“纸”字,想来就是此处了。

“纸砚斋”门口围满了人,三叔从人群中穿过时向里看了一眼,看到一个衣衫破烂,却十分干净的人低头在地上的一张白纸上画着什么。由于那人低着头,看不清面貌,但看来岁数不小了。再仔细看那人手上,拿着的却不是笔,而是一块椭圆型的、薄薄的黑黝黝的东西,看上去就像是一块石片。

三叔不禁有些好奇,心想这东西怎么能用来写字?听到有小孩喊:“画个鸟画个大鸟……”

三叔心里恍然,原来不是写字而是作画。但好奇心依然不减,便向里挤了挤,想看看那人到底能画些什么。

三叔挤了几下,探头往里头看,突然感觉怀里的燕儿搂着自己脖子的手臂紧了一紧。三叔还以为人多,燕儿是有些害怕,侧头一看,却见怀里燕儿正扭着身子,使力探头向里看。

三叔不好意思使力往里硬挤,可又想让燕儿能看到里面的情形,便放下手中皮货,双腿夹住,再用双手把燕儿放到自己肩上,这样一来,燕儿便比周围人高出一大截。

坐在三叔肩上的燕儿,突然发现自己比所有人都高了许多,不禁高兴起来,拍手咯咯笑着叫:“好高、好高……”

坐在地上那人本来正用曲起的食指和拇指,夹着那块黑色石片,在纸上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滑动,但就在燕儿随着笑声发出“好高好高……”的欢叫声的同时,那人的手突然之间停止不动,紧跟着,三叔看到那人缓缓抬起头,目光向自己这边看了过来。

出现在三叔面前的,是一张极度愁苦的脸,看样子年岁也不是很大,大约五十岁上下,但他给三叔的感觉却是非常的老。这倒并不是这人脸上的皱纹或是头发斑白,使三叔产生“此人极老”的感觉。相反,这人一头乌发,和乌发对应的,是颌下黑多白少的胡须,皱纹也并不多,只是那些不多的皱纹,在三叔看来,似乎每一条都是为了增加这人的愁苦而生。

三叔感觉那人眼光落在燕儿脸上的一瞬,突然间精光闪动。这几乎使三叔在那一瞬间产生出一种错觉,就似乎有东西从那人眼中射出一般。

精光一闪而过,那人随即又回复原来的愁苦神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