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分别(1)(1 / 3)

加入书签

第二天已经是大年三十,堆在院子里的东西都是年货,必需赶快送出去,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准备。

三叔帮着忙了一会,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单独准备了些东西,说去趟韩老壮家,方晴听了之后回了趟屋,拎出一个大包,交给三叔,说早就准备好了。三叔接过掂了掂,看了一眼方晴:“难为你有心。”

方晴笑道:“早知道你老和老壮叔交情不一般,送的东西自然要特别一点。”

三叔点点头道:“说的是,那我就去了,中午饭可能会留在老壮家吃,你们不用等我。”说着走了出去。

方晴送到院门,看三叔走远,这才关好门,走到黑豹身边,摘下一个口袋,叫阿龙和燕儿过来,蹲在地上打开口袋,原来是一大袋银子。

燕儿突然见到这许多元宝,甚是吃惊,瞪大眼睛看着方晴,开口道:“你那个朋友这样有钱?”

方晴笑道:“有钱得紧。先不说这个,趁着三叔不在,咱们抓紧时间,每份年货当中放一锭,一锭是五两,虽然不多,但也算一份心意。”

燕儿听到这事要瞒着爹,心里奇怪,但这些日子接触下来,不自觉的也沾上了阿龙的习惯,凡是公子说的准没错。

其实方晴为了每家送多少银子还真费了些犹豫,开始准备一家送十两,可在买年货的时候发现,关外人家日子辛苦,又正逢乱世,钱贱银贵,普通庄户人家即便存有一二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犹豫过后,这才决定每家只送五两。但在兑换银子的时候却费了一番周折,白河镇虽是附近大镇,但一下兑换将近一千两银子,而且是必需五两一锭,还是没办法一下兑换出来,最后还是方晴提出抬高价格,八百四十七两兑八百两散银,钱庄老板这才亲自出马,找了镇上好几家大户,才算凑齐,等一切办妥,天色早已到了下午。

三人用了小半个时辰准备好,这才推着从二根家借来的大车出了院门,走了没多远,遇到二根走过来。二根拦住三人之后说道:“一家一家送太麻烦了,干脆我去叫他们来领吧?省事也快。”二根昨天拿了两份年货回家,心气儿很高,不过昨晚兴奋之下睡的有些晚,今天才来迟了。

方晴想了想道:“既然是咱们一份心意,还是送吧,再说万一有不来的咋办?”看了看燕儿,又道,“有二根叔跟着,燕儿你就不用去了,在家等我们。”

燕儿一听,嘴就翘了起来,看着二根心里直埋怨,伸手从袋子里拿出两锭银子递过去:“二根叔,给你十两银子,你留下看家。”

二根愣着接过来,过了半天才结结巴巴道:“这……这是咋说的,一家人,整这么外道干啥?不就是看家么,燕儿你放心,我屋都不进,就站院子里盯着,保管狗都跑不进来一条……”

十两银子,等于卸甲屯普通人家两年的进项,面对如此一笔巨款,也难怪二根心潮澎湃。

方晴笑道“燕儿听话,赶快回去,还有事要你做,你找点红纸,糊几十个纸袋,晚上要用。”

燕儿虽然不情愿,但不敢不听,跺着脚走了。

方晴对二根道:“一会儿我和阿龙拿东西,你上前敲门,就说是三叔让咱们来送年货。”

二根只要有手中十两银子,干嘛倒是无所谓,一叠声答应。

三人从上午一直忙到下午,这才把全部人家转遍。关外人性情豪爽,问明几人来意,推辞几下,见方晴意诚也就全都收了。众人开始还以为只是些普通年货,可等进屋细看,发现还有一笔横财,无不兴高采烈,交口称赞三叔。

三人回到家里,看到燕儿已经把纸袋做出好大一摞,方晴拿起一个细看之下,不住口称赞燕儿手巧,便是普通纸袋也糊得比一般人精致。燕儿这才高兴起来,问方晴要这些纸袋是不是装压岁钱?

方晴笑着说燕儿不光手巧,心思也动的快,一猜便能猜中,让她找出笔墨,在纸袋上分别写上方晴、阿龙、燕儿、大宝以及二根的小儿子四根的名字:

“一个人名写三个纸袋,写好后再放里一定银子,然后封好。燕儿,你和阿龙在家准备年夜饭,我去二爷爷那儿,请二老过来。二根叔,一会儿你和婶子、四根也来,今年三十儿咱们一起过。”交代完,方晴走出门去。

关外习惯年三十守岁,一家人通宵不睡觉,年夜饭吃完也不收拾,摆在桌上,饿了随时再吃,而灯火也是一宿不灭。

这是方晴和阿龙头一次和真正意义上的家人一起过年,心情兴奋异常,尤其阿龙,只盼这一天时间过的越慢越好,最好永远也过不完。

燕儿心里自然也开心的要命,以前家里人少,虽然爹和爷爷奶奶都拿自己当宝贝一样,但毕竟不是同辈人,如今多了方晴和阿龙这两个年龄相仿的人作伴,只觉得一切都仿佛不一样了,手里忙着,口中忍不住就哼出声来。

到了晚上开饭时间,方晴见人多一桌坐不开,索性分成两桌来坐,让二爷爷和奶奶在炕里坐了,三叔和二根坐炕边上陪着。二根老婆崔氏却无论如何也不肯坐一起,说是关外就这规矩,家里有客人女人不兴坐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