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要做就做全球第一(1 / 2)

加入书签

林天文在邱老的办公室喝着茶,看着手机。十五分钟之后,邱老带着几个工程师走进了办公室。他一看到坐在沙发上喝茶的林天文,顿时笑了起来。“天文,今天怎么想起来我这里了?”邱老朝林天文走了过来。林天文站起身,笑着朝邱老说道:“一是过来看看,二是想跟你解释一下。”“解释什么?”邱老不解的问道。“你的报告被我压下来了。”“哦,你说这事。”邱老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我能理解。我跟张老他们几位讨论过这个事情。”“邱老,那你们觉得去姑苏建分厂目前有必要吗?”“有必要。建厂房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华芯公司现在看似产能充足,其实压力也挺大的。你名下的华信手机、华通汽车,还有燕京的天伟安防,再加上各大手机厂商的需求。华芯现在也只是满足了大家百分之三十的需求。剩下还是得从外面购买,甚至于进口。”“既然这样,我回去之后跟SSF的范思源商量一下。尽快给你答复。”“那到也没有这么着急。”邱老笑着说道。“拖着我心里也不得劲。”林天文说道。“你啊。还是这幅样子。”林天文看了一眼跟着邱老进来的几个工程师,便跟邱老告别了。邱老也没假惺惺的说让他留下坐会,亲自将林天文送出了门。坐上车之后,林天文也没兴趣去看其他项目,带着两个姑娘就回了公司。“老范,在干嘛呢?”他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范思源打了个电话。“还能干嘛,写报告呗。托你的福,这几个月的投资分红非常多。上面让我写份报告。”“哟,这是要升职的前奏啊。”“你说升职就升职啊。哪有这么容易的。又不是在职场。”林天文这才想到SSF可不是普通的投资公司。“从来没有进过官场,不了解你们的职业发展。”“对了。听说你自己的项目出了点小事故,要不要帮你解决一下?”“不用。能搞定。”“也是。多出点钱就好了。”“我找你是有正事。”“你说。”范思源放下手中的笔,认真的听着。“邱老想去姑苏建分厂。你有什么想法?”“不对啊,这事不该问我啊,你是华芯的大股东啊。你决定就好了。”“目前华芯公司在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这两块上,产能占全球的百分之一。如果决定建分厂,我打算放个大招。”“别卖关子,你说需要多少钱?”范思源连问一问的想法都没有,直接就问林天文要多少钱。“我打算在姑苏建一个超级工厂,把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这两块的产能提升到全球的百分之五十。”电话那头的范思源正喝着茶,认真听林天文讲话,没想到听到这么刺激的内容。“你没说错吧?”范思源问道。“没说错啊,要做就做最大的。”“大哥,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这步子哪里大了?”“华芯公司两个厂区,魔都这边一年的产能只有600万吧,蓉城的多一点,大概是1200万。那你知道今年光手机芯片,预测机构预测多少产能吗?”“13亿,14亿不到。”“你知道?”“废话,我那个海外研究所不是吃素的。年初的时候,他们就给我各行业的预测报告了。”“电脑芯片差不多也有2.6亿。我们一年不到2000万的产能,你得建多大的工厂,才能把剩下的9.3亿补上。”“所以,我这不是来找你了吗?”“你说吧。”“研究所有升级版的芯片生产线,就是有点贵。”“先说完,再说钱。”谷蔣“研究所去年年底研究出了3n的光刻机,一年产量是3亿颗。只要3台最新的光刻机就差不多可以占据全球百分之五十的产能。”“天文,你没开玩笑吧?就算是ASML的光刻机一年产量也没有3亿颗啊。”“你要相信我那个研究所。”“好吧。说说你的打算。”“我打算把魔都和蓉城的芯片厂升级之后全部转做其他芯片,例如汽车芯片,内存芯片等等。姑苏的厂就生产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需要多少钱?”“魔都和蓉城一共有36条生产线,全部升级完成需要1800亿,芯片产能大概是108亿。新的3n生产线,一条售价是500亿。我打算买4条,也就2000亿吧。总共需要3800亿。”“目前国内对其他种类的芯片需求逐年在上升,预计今年各类芯片需求大概是3000亿颗。你除了手机和电脑芯片占据百分之五十,其他芯片产能只占据全球的百分之一。你要不要在扩建一下?”“老范,你是不是话里有话?”“让你看出来了?”“废话。你刚才还问我有没有开玩笑,现在却问我要不要扩建,傻子都看出有问题了。”“因为去年一年我们进口芯片元组数量是4000亿个,总额大概是2万亿。虽然不全是芯片的消费额,但是至少一半以上都是芯片。既然你打算要做全球第一,何不直接把国内的需求一并解决,省得将来还要被老外掐着脖子。”“好家伙。产能让我增加29倍。这得建多少个厂啊?”“不需要增加29倍,增加19倍就够了。国内那么多芯片公司也是有产能的。”“好吧。不过,好像一下子也建不了那么多工厂吧?”“如果是现在建,那肯定要花时间。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收购,或者入股国内的芯片公司,然后帮他们升级。”“入股就算了。还是收购好。”“收购难度高。现在芯片行业都是香饽饽,没人轻易想卖的。”“那就自己建。反正老外也不会一下子掐住我们的脖子。只要有两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