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扬眉吐气(1 / 2)
见杨帆感激涕零的模样,李世民心中暗爽不已。平素这小子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如今还不是臣服于自己的霸气之下。人一骄傲,尾巴就容易翘!李二陛下龙颜大悦,大手一挥,转头对着众臣说道:“忠义伯敬献贞观薯有功,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瑞祥,朕与大唐荣焉,此乃百姓之福;为了显示朝廷的重视,除了刚才答应之事,朕打算让忠义伯进入政事堂参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李世民飘了,有些口无遮拦。即使他是皇帝,让谁进入政事堂也不可能一言而定,更何况杨帆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子。果然,正得意之际,李世民突然闻听有人干咳一声,从左边人群中站了出来。一听声音,李世民就知道要坏事,心底咯噔一声,知道刚刚得意过头了。眼角不由一阵抽抽,显然魏征这倔老头又要出来唱反调。实在是太人头疼了。面对贞观薯这种高产农作物,一时间没能掩饰好心头的得意,有些口无遮拦了。这下又被这老货抓住痛处,怎么办?特么的,新春岁首,又恰逢天降瑞祥这样天大的喜事,这老货就不能让咱好好的得意一下?李世民阴沉着脸,一甩袖袍回到了龙椅之上。一双虎目紧紧的盯着走出来的魏征,咬着牙后槽不悦地道:“爱卿可有话说?难道觉得朕说得不对么?”看着一张国字脸,皱纹已经逐渐爬满了面庞的魏征,李世民气得牙痒痒。只要自己有一丝高兴、得意,这老家伙就出来找茬,年纪都一大把了,火气怎么还那么重干嘛?再说了,找了自己半辈子的茬,难道这老货就不腻么?就不能换个花样,顺从自己一回?可是一看到魏征那略显佝偻的身姿,头发也已经开始发白,心头又是一阵唏嘘。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回想当初君臣相交时这老货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年男子。如今却已是步入了暮年,真是时光如梭啊!魏征看着李世民那复杂、愁畅的眼神,岂能不知其心中所想。虽然两人十年来相敬相杀,甚至有时候互不相让,却也是心心相惜。自己以谏臣之身立于朝堂之上,百姓皆称其正直不阿,得到赞誉无数。可魏征却知道,也只有眼前这位心胸宽广的帝王才能听得进自己的忠言。是李二陛下间接的成就了自己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的美名。假如换作其他任何一位皇帝,自己早就被砍了脑袋甚至被抄家灭族了。眼前的李二陛下从初识的少年风流,到之后的英姿迸发。大唐也从百姓食不果腹到国泰民安,从缺兵少将到如今兵强马壮。不过,如今自己也老了。想到这儿,魏征唏嘘不已。难道真的要执拗、固执一辈子,一辈子以驳斥、为难这位英明神武的陛下为荣。今天魏征迷茫了,犹豫了。李二陛下是一位千古名君,胸怀宽广、赏罚分明这些年兢兢业业、日日勤政取得的成就早就注定其必是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不过没等魏征感怀完毕,杨帆却先跳了出来,苦笑着道:“多谢陛下抬爱,微臣年少无知,能力有限,万万不敢接受如此重任,如果误了朝廷大事,万死难辞其咎!”杨帆的举动让李世民颇感意外,不过更多的是欣慰,其实也发现刚刚太操之过急。因为杨帆这小子虽然有才,但底蕴太浅,冒然进入权利中心并不是好事。杨帆当然也发现了,所以也才有了刚刚的一番话。虽然李世民说得好听,但也不想想政事堂是什么地方。能进里面的人物,哪一个不是一方大佬。这些人后面都是有无数的势力在支持着,甚至都有某位皇子在后面撑起。杨帆呢?一个小小的礼部侍郎!即使身为穿越者,杨帆也没有自大到刚步入官场就一步登天的地步。更何况,进入政事堂并不代表风光无限。里面的争权夺利更复杂,更惊险,一着不慎就容易跌落深渊,甚至粉身碎骨。因为里面牵扯到了各方面的利益纠葛。以杨帆现在的资历与底蕴,进去也只是当炮灰的存在。在没有万全的心理准备之前,杨帆是万万不敢参与其中的。虽然比这些古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可是对于官场之道,杨帆只是婴婴学步的孩童。要不是仗着见识多一点,早被这群老狐狸吃得骨头都不剩了。魏征有些意外的看了杨帆一眼,这个小子果然不简单。年纪轻轻就能受得了这样的诱惑,很是不容易。如果是一般人,得到李世民这样的夸赞和提拔,早就找不到北了。这样的年轻后进可是朝廷未来的栋梁,可不要让其早早陷入朝争,被人给废了。罢了罢了,执拗了一辈子,朝中一个朋友也没有。在临老之前,或许该为朝廷做一些事,留一些栋梁之才,多结一些善缘也是好事。想到此处,魏征微微躬身,说道:“陛下赏罚分明,老臣赞同;但政事堂乃朝廷中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代表着朝廷的意志,忠义伯年纪尚幼,应该在基层多加历练,以后才好委以重任;今日大朝会,忠义伯敬献贞观薯有功,老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为苍生贺。”众大臣微微一愣,没想到魏征居然没有唱反调。虽然反对杨帆进入政事堂,但并没有死磕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但大家口中却不慢,赶紧跟着高呼:“为陛下贺”洪亮的声音在太极殿上回荡,即便是殿外广物等候的觐见官员也听得清清楚楚。大家虽然不知道发生何事,但官场上随大流拍马屁是最基本的眼力,当下众人都齐声跟着高呼。“为陛下贺!”成百上千的官员齐声高呼,那一股股声浪在整座太极宫蔓延开来直冲云霄。李世民的呼吸一下子粗重了起来,虎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