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退为进(1 / 2)
看着一脸期待的杨帆,李世民知道,若是不给个准话,这憨货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想到这儿,李世民模棱两可的说道:“忠义侯如此热血,朕甚感欣慰,如果大唐的青年才俊都如同忠义侯一般为国为民,何愁家国不兴?何愁边疆不稳?”“汝初涉军事,如若作为先锋官,定难得到朝廷诸将的拥护,不过朕许诺,朝廷如若出兵吐蕃,一定权了汝报效帝国之心!”在李世民看来,只要粮食充足,消灭吐蕃叛乱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反正也想重点培养杨帆这个未来女婿,让他去捞一点军功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把这小子放在后方摇旗呐喊,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虽然早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先锋官的位置,杨帆还是不免有些失望。不过想到能够亲自去战场走一遭,也不免有些心情激荡。只要是男儿,谁又不想体会一番征战沙场的热血?“多谢陛下成全,微臣敬你一杯。”杨帆拿起酒杯,豪气地道。李世民拿起酒杯,微微一笑:“喝酒岂能无诗,忠义侯才华横溢、诗词无双,不如写一首征战沙场的诗如何?”“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更何况,咬嚼字的诗词酸溜溜的,没什么意思。”杨帆摆了摆手,直接拒绝。平时受人挤兑抄一两首诗词装一波逼也就算了。如果天天来这么一套就没有意思了,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抄公而已。李世民有些郁闷了。这小子平时可是一个喜欢装逼的家伙,惹他的青年才俊,哪一个不被他用诗词来打脸?如今人人称道的大才子,现在却说写诗词是咬嚼字,这也太特么扯淡了。如果被士林中的一些酸儒听见,你小子还不被喷死。不过李世民本来就是为了活跃气氛,既然杨帆不想做诗,当然也不会勉强。倒是程咬金对杨帆的话大加赞赏:“杨小子,这话某爱听,写个屁的诗词呀,吟诗作赋不过是一群酸臭腐儒的遮羞布罢了,既不能吃又不能穿,一点用也没有,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想起朝堂之中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臣总说自己是莽夫,处处被鄙视,程咬金顿时兴起了知己之感。想不到杨帆这小子居然也是同道中人!“粗鲁、无知”李靖却不乐意了,悠闲的喝了一口小酒,斜睨看了程咬金一眼,缓缓吐出了几个字。程咬金差点就气炸了,不过却不敢反驳。毕竟李靖是大唐韬武略的代表,谁敢说他是酸儒来着。见两位国公居然斗起嘴来,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狠狠瞪了杨帆一眼,劝道:“两位国公都是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宿将,乃是我大唐的定海神针;只是,要想帝国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武并举方为正道也。”“陛下说的是”李靖和程咬金赶紧承认错误。杨帆也尴尬一笑:“来来喝酒,刚刚小子不过是吹吹牛皮,大家不要放在心里,咱就想赚赚小钱,当当小官,不学人家附庸风雅,也不想去当什么英雄豪杰,某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程咬金郁闷了,你小子到底是站在哪一边呀?要不是附合你小子刚才的话,咱也不会被李靖针对。不过程咬金哪里知道,其实他是给杨帆顶雷了!显然,李靖这家伙是对杨帆刚才拒绝他而气未消呢!怔怔的看了杨帆一会儿,李二陛下不知如何接话。若有所思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李二陛下心里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杨帆这个家伙显然是话里有话!如若杨帆这小子真有当咸鱼的心思,李二陛下还真有些遗憾,不过又有些安心。虽然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放了下来,但又有些气不顺。杨帆这小子这么优秀,如果自己前怕狼后怕虎时刻提防,真怕这小子以后撂挑子不干。这棒槌可是拉着不走,打着倒退的蛮牛,难得这家伙有兴致,就让他自由发挥吧。犹豫了半响,李二陛下好像做了某种决定:“忠义侯,此次出征吐蕃,朕允汝押送粮草之重任,希望汝不负朕所望。”“陛下,万万不可呀!”李靖和程咬金齐声反对。当然,他们并不是故意针对杨帆,而是就事论事。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虽然看起来押运粮草是个好差事,但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任务。因为粮草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着一场战争的胜败。毫不夸张的说,押运粮草的任务一点也不比冲锋陷阵的先锋营简单。更主要的是,押运官不仅要用最少的兵力保证粮草的供应充足,而且还要时刻提防和应对敌人大军的突袭。因此,一般来说,粮草押运官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像杨帆这种从未经历过战场的人被任命为负责押运粮草,简直是前所未闻。只是李世民已经下了决定,对于李靖和程咬金的话惘若未闻,直接摆手拒绝。见此情景,杨帆压住内心的喜意,不卑不亢的说道:“定不负陛下所望。”其实杨帆理解李世民的矛盾心理。虽然李二陛下是千年难遇的好皇帝,心胸也足够开阔,但一直以来时刻提防着自己。即使自己献上了那么多的良策,也为李世民解决了财政、粮食等危机。但李二陛下给的赏赐与自己的贡献比起来就有些微不足道了,目的当然是打压自己的意思。其实杨帆很能理解。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突然蹦出来一个妖孽的人物,谁又不忌惮呢?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选择下娶高阳公主给自己的原因。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把自己绑在皇家的这辆战车之上。杨帆刚刚之所以借机透露出了咸鱼的想法,就是想让李二放下戒心。果然,刚才的一番话,让李二陛下引动了侧隐之心,直接让自己担起如此重要的任务。当然,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