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赏的争论(3 / 3)

加入书签

封赏,虽然自己有一些愧疚的成分在内,但也不能这样不要面皮吧?”长孙无忌的话让李绩时不干了,这个长孙无忌居然把灭国之功说成儿戏一般。如果真让他得逞,那军队谁还肯为国卖命?于是轻咳一声,沉声说道:“陛下,微臣不赞同赵国公的说法,虽然功不掩过,但忠义侯立了大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朝廷如此怠慢功臣,岂不寒了众将士之心?请陛下三思。”李二陛下把手放在桉几上,不断的轻轻敲打着,既没有说话,也看不出其心中所想,目光却看向了房玄龄。他想听听这位足智多谋老臣的意见。房玄龄想了想,说道:“陛下,老臣觉得赵国公英国公都说的有道理,不过老臣倒是有个建议。”“哦?说来听听。”李世民抬起头,饶有兴趣地看向房玄龄。房玄龄这位谋国之臣可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这段时间李二陛下也头疼不已。如果按照杨帆的功劳,即使封郡王也无不可,可是他犯下的错误也不少。违抗军令乃军中大忌,即使再看好杨帆,李世民也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再说,杨帆这家伙年纪轻轻就封赏国公这种位极人臣的爵位。一旦他再立功,岂不是赏无可赏?作为跟随李二陛下几十年的老臣,房玄龄当然能够揣摩到李二陛下的心思,于是抬了抬眼皮说道:“忠义侯年轻气盛,放荡不羁,出征期间时有违抗军令之举,如果再进行加爵,却有些不合时宜。”“再说,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忠义侯如今已经风头太胜,恐怕不是什么好事,老臣以为,为忠义侯长远打算,短期内不宜再有大的封赏。”房玄龄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打量着李世民的反应,见李世民微微颌首,知道这是说到李世民的心坎里去了。当即继续说道:“但陛下赏罚分明,忠义侯有功又不可不赏,如今忠义侯未有子嗣,高阳公主身份高贵又不需要封赏。”“既然他对妾室武媚娘极为看重,而武媚娘苦心经营骏扬坊也算为朝廷建了大功,不如以忠义侯之功给武媚娘一个诰命之身,岂不一举两得?”李世民一听,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直接拍桉而起:“爱卿果然是谋国之臣,心思就是高远,朕准了。”封赏武媚娘这个妾室好啊!杨帆这个棒槌不是喜欢为妾室出头么?那行,功劳就给你妾室一个诰命之身。反正这种封赏空口白牙而已,听起来高大上,也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关键是惠而不关键是不用花钱就能弘扬自己的大度。咳咳,又成全那小子的爱妾之心!李世民越想越觉得拍手称快,既合了他的心意,又能整蛊杨帆,他可以想到杨帆听到封赏时的苦逼样子。当然,骄傲的李世民不可能真的只给杨帆这么一点封赏。“来人,拟旨,赐封忠义侯杨帆之妾武媚娘为四品诰命夫人,封忠义侯暂领礼部尚书之职,领紫袍”对于杨帆暂领礼部尚书之职,倒是李世民临时决定的。其实根本没有大用,因为自从李道宗被撤掉礼部尚书之职,这个位置一直空着。作为礼部侍郎,杨帆其实已经算是礼部的一把手。虽然李世民想让杨帆积累一些底蕴再进一步加官。但真不可能杨帆有泼天大功却一点赏赐也没有,这种虚加官是最适合不过了。不过李世民的话一出,最苦逼的莫过于长孙无忌了。前几天才带着儿子长孙冲向李二陛下哭诉,李二陛下也答应让自己的儿子担任礼部侍郎之职。还以为暗中算计了杨帆一把,哪知道转眼之间这棒槌又成了自己儿子的上司。如今杨帆紫袍加身,虽然还比不上他们这些开国之臣,但这小子的晋升速度也太快了。没想到杨帆这棒槌竟然不知不觉间已经成长到了这种地步!虽然看上去人家只是一个侯爵,连礼部尚书之职也只是暂代。但他知道,这只是陛下的手段而已,凭着这小子的恩宠和折腾事情的能力,不要说国公、尚书,恐怕司空等职也未必没有机会。杨帆这才多大的年纪呀!心头紧迫感极剧加大,让长孙无忌忌惮万分。杨帆此时还不知道太极殿的一番争论,不仅让他紫袍加身,更让他对武媚娘的一番戏言成真。此时武媚娘也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从一名侍妾一下子变成三品诰命夫人。等圣旨一下,定然会让天底下很多正妻都会汗颜吧!不过,武媚娘却管不到这么多,因为她正在向杨帆汇报所获得的情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