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诲、封赏(2 / 3)
是以一敌百的利器。是对付域外骑兵的最有力手段!只要这些利器在手,大唐将再也不怕那些在马背上生存的民族。如果有这种武器,在以后的东征高句丽过程中必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李二也不用再担心自己会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原本这种利器是杨帆自己弄出来的,他不好明目张胆的去抢。如今杨帆如此识趣主动献出来,让李世民心头的一丝疑虑顿时烟消云散。怪不得这小子要避过三省的审核单独请奏。若是“火燧枪以及轰天雷”的制作方法泄露出去,那天下不大乱才怪!虽然李二陛下相信三省部门的官员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一旦这些官员的家族与帝国的利益发生冲突,谁知道会不会有万一。这种杀人的利器只有掌控在自己手中才安心。只是当李二陛下看到火燧枪的复杂制造工艺以后,却有些傻眼了。因为所要求的工艺实在太高了!所用的钢材不仅需要耐高温,而且要有极强的硬度和延展性,简直比陌刀的制造工艺要求还要高。随即,心头又有些释然,如果这些武器的威力真有这么巨大,即使制造再困难也是值得的。难怪杨帆这混小子能凭借几百人灭掉几万吐蕃骑兵。或许旁人不知吐蕃狼骑的威力如何,与吐蕃经常发生冲突,李二陛下却知之甚详!狼骑那是吐蕃铁骑之中千挑万选出来,作为保护吐蕃赞普战斗力最强横的部队!几万人居然被杨帆败得那么轻而易举,简直是不可思议。窥一角而知全貌,就可以看出这两种武器的厉害。震惊之余,李二陛下也感到庆幸,毕竟这样的利器他以后也能掌握。成就千古一帝的霸业再不是千难万阻,再也不是镜花水月。如果自己把大唐的疆域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把百姓的生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富足。即使自己杀兄囚父,即使自己强占弟媳,又有谁敢再说自己的不是,又有谁敢不承认自己千古一帝的地位?李二的思想有些飘远了!但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好半晌后,李二才轻轻合上奏折,缓缓吁了一口气,点头称赞道:“无论是此次出征的总结,还是关于专属郎中、护卫的意见,都堪称惊才艳艳。”“火燧枪和轰天雷的描述也让朕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作战思维,真是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贤婿居然亳不私藏,把两种国之利器的制造方法献给朝廷,朕心甚慰。”此话一出杨帆真有些受宠若惊,甚至暗呼一声侥幸,不由冒出了一身冷汗。作为皇帝,可以说是孤家寡人,即使是再亲的人,也会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现在居然因为得到火燧枪和轰天雷的制造方法把杨帆称为贤婿,可见他对这两种利器早就垂涎三尺。幸好觐见的第一时间就把这两样东西的制造方法献了出来。若不然被一名皇帝惦记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不过,李二陛下能说出这番话,刻意表达了亲近之意,心巾必然也是非常看重杨帆。听到夸赞,虽然内心也有些自傲,但杨帆不得不谦虚一些:“多谢陛下夸奖,为帝国尽忠,为朝廷尽职,乃是微臣应尽之事。”李二陛下捋须微微一笑,将身子缓缓向后靠在龙椅上,说道:“年青人自谦是好事,可也不必妄自菲薄。”“从古至今,惊才艳艳者数不胜数,然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长为国之栋梁。”“这其中不泛有运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很多人遭遇挫折和不公平待遇便唏嘘蹉跎,随即意志消沉,然后随波逐流,泯然于众人。”“是以,贤婿不可因功不得赏而意志消沉,亦不可因得志而骄傲,只有沉淀下来,伺机一飞冲天,这才是智者所为!”作为一代帝王,李二陛下何曾对一名晚辈如此谆谆教诲?即使是太子李承乾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因此,站在一旁的老太监王焕贵更是差点直接惊掉了下巴。杨帆虽然有些受宠若惊,但还是郁闷地道:“微臣谢谢陛下教诲。”一般来说,当上级对下级大肆褒扬,甚至情深意切的时候。除了确实对这个人很看好之外,也代表着这个人的奖励减少或没有了。李二陛下这番鼓励之言,既是教诲,也是安抚。见杨帆的模样,李二陛下英朗的面庞绽开了笑容,虽然刚刚的话有安抚的成份在内,但他确实是被感动到了。若不然,他一个当皇帝的,哪里可能轻易对一个晚辈说出那样的话,于是挥了挥手,笑骂道:“好了,你的功劳朕都给你记着,苦着脸给谁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受了多大委屈呢?”“不给你加官进爵也是为你好,很多人都盯着你,一下子封赏太多反而会害了你。”“不过,如此功劳一点也不封赏也说不过去,这样吧,朕特许你府门前立戟十二。”“另外,看你小子爱妾如命、风流成性,正妻还没进门,家里就有好几个美女,朕就再赐予你三个诰命夫人的名额,以彰功勋。”听到李二陛下的奖励,杨帆笑呵呵抱拳道:“多谢陛下厚爱。”古代礼制,凡官、阶、勋三品以上者得于邸院门前立戟。冯鉴续事始立戟记载:“立戟开元礼:太庙、社、宫殿各施二十四戟,一品十六戟,郡王以下十四戟至十戟朝始有戟制度也。”像杨帆这种从三品官员立十二戟的,不说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是一定的。更何况李二陛下还赐了三个诰命夫人的名额,这位皇帝陛下还真把诰命夫人当成大白菜一样送给杨帆。不过这也没办法,杨帆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如果全是实封,李二陛下还真不知道拿什么奖励。这些虚名用来封赏在李二陛下看来是最适合不过。虽
↑返回顶部↑